中午时分。 赵婉清离开办公室,前往收发室。 看到领导到来,科员赶紧起立。 “小河,今天上午,除了九点收到的信函外,还有没有其他的?” 闻言,科员连忙摇头:“没有其他的。邮电局每天只给我们单位送一次信,这些年从没变过。” 听到这样的回答,赵婉清有些失落,微微点头:“好吧!” 说完,女人转身,离开收发室,去食堂吃饭。 时间飞速过去。 不久后,傍晚六点到了。 农业局下班。 赵婉清急匆匆地离开办公室,再次来到收发室。 “小河,下午有新收到的信吗?” 赵婉清急切问道,内心充满期盼。 可惜,科员依然摇头:“报告主任,没有!” “……” 赵婉清无语,只能遗憾离开。 夜幕降临。 市中心。家属大院。一号楼。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一起吃晚饭。 晚饭很简陋,一碟咸菜,加三碗米饭。 没办法。 如今的东国,一穷二白,许多普通人连肚子都填不饱。 而领导家庭嘛,填饱肚子倒还可以。 至于大鱼大肉,那就只能在梦里吃了…… 惨惨惨。 “小清,你今晚又是怎么回事?一直愁眉苦脸的?” 母亲一边吃饭,一边开口问道。 闻言,赵婉清抬起头来,郁闷回道:“妈,那个人可能真是个骗子,他今天没有寄信过来了。” 听到这话,母亲当场笑了。 “看看,我就说嘛:寄信人肯定是个骗子,现在原形毕露,他不敢再寄信了。” 音落,赵清平也放下碗筷,看向女儿道:“小清,如今我国人口已经高达8.5亿。要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何其艰难?” “自建国以来,朝廷一直在想发设法,提高粮食产量。但你应该知道,目前我国的工业设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化肥行业,年产量很低。” “而农作物的增长,又离不开各种化肥。这是‘现代农业科学’;它才是真理。” “所以以后,你不要再相信那些乱吹牛的书信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给女儿做科普。 听完父亲的讲述,赵婉清点点头:“好的,爸。我不会再信了。” “行,吃饭吧。” “嗯!” 一家人继续拿起碗筷吃晚饭。 不久后。 月亮升上高空,洁白的月光洒满东方大陆。 伴着窗外的明月,赵婉清沉沉睡去。 今夜。 她似乎丢掉了一切心理包袱,睡得格外香甜。 …… 第二天。上午八点整。 赵婉清骑着自行车,准时来到江南农业局上班。 一到门口,门卫立马迎上前来。 “赵主任,今天您还收信吗?待会小钟来的时候,我再带他给您送来。” 门卫带着讨好的笑容,请示道。 此话一出,赵婉清忽然沉默了。 昨晚放下的心理包袱,似乎又一次涌上心头。 神秘寄信人昨天没有寄信过来,那么今天呢? 如果他今天寄信会寄给谁? 信里又会写什么呢? 妈呀,不能再想了。 再想下去,我都要跟着变成神经病! 赵婉清赶紧晃了晃脑袋,将脑海中的杂念甩掉。 “张大叔,不用带小钟来了。信件该送哪个科室,就送哪个科室。” 赵婉清如此吩咐道。 “好的,领导。领导慢走。” 在门卫大叔的注目中,赵婉清推着自行车,快速入内…… 不久后。 农业局的同事,也三三两两地来到单位上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8点20;8点40;9点整。 “铃铃铃!” “铃铃铃!” 二八大杠的铃声,在马路上响起,由远及近。 年轻的邮递员准时来了。 “张大叔,上午好。” “小钟同志,你好。今天有我老家寄过来的信吗?” 门卫大声问道。 闻言,小钟摇摇头:“没有,不过有一封赵主任的私人信件,其他都是公函。” “什么?” 门卫赫然一惊:“有赵主任的信?” “是的,而且很大。” 小钟点点头,从邮包里取出一个大大的信封,递过去。 信封确实很大,长248mm;宽183mm,是东国邮电局迄今为止,发行过的最大信封。 而且材料用的是牛皮纸。 听到这话,张大叔立马接过来一看。 果不其然。 信封正面,收信人姓名一栏,正写着【赵婉清主任】五个汉字。 张大叔眉开眼笑,又有机会讨好领导了。 嘿嘿! “小钟,我去给赵主任送信,你自己去收发室吧。” “好的!” 张大叔拿着巨大的牛皮信封,匆匆跑进单位,跑向人事科。 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