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子敬,你怎么也来了?” 瞧着至交好友浓浓的叹息声,鲁肃也笑着回应道,“若肃所料不错,方才公瑾怕是见过江东众文武了吧?” “哈哈哈~知我心者,子敬也!” 一席话音落下,周瑜笑声朗朗道。 “快请孔明先生进来吧。” “好~” 二人说笑一番,鲁肃也很快引诸葛亮,霍弋进入府内。 “拜见都督~” “请~” 诸葛亮进来,神色郑重的拱手拜道。 待入府内,先安排二人坐定后,鲁肃才将好友拉到一边低声说着,“此番曹操欲东下,江东众文武持不同意见,将军一时难以决断,不知公瑾之意如何?” 此话一落,周瑜扭头悄然观察了一侧淡然自若,流露微笑的诸葛亮,忽是计上心头,背手说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举北军大众来征,荆楚诸郡不战而降,其势大军猛,以我江东之众如何能抗衡?” “依瑾看,战者必败,降者易安。” “我意已决,明日见过主公后便说服其遣使纳降。” 话音落下,他深呼吸一口,还朝着二人靠近了数步目光紧紧盯凝过来。 这话一落,诸葛亮却是正襟危坐,面上淡然,丝毫未有变化。 霍弋也丝毫不担忧周瑜会主张投降,面露一丝轻蔑。 反倒是这番话把鲁肃给震住了,“啊?” 他随即快速回应道,“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献于他人?” “现今国家危亡系于将军一人身上,为何亲信懦夫之议论?” 话落,鲁肃言语间面露激昂之色。 “江东六郡,生灵无限。” “一旦战事起,百姓将陷于浩劫,瑜若主战,江东老幼岂不归怨于我?” 说完,周瑜又将眉宇瞟向一侧的诸葛亮。 “不然,以将军之英雄,江东之险固,曹操未必就能得逞。” 鲁肃满怀激动之色,挥手说道。 一旁的霍弋静待二人辩论,不自觉的便大笑而起。 “嗯?这少年何人也?何故大笑?” 周瑜见状,神色顿时严肃起来,沉声相问道。 闻言,诸葛亮缓缓挥扇示意其停下笑容,遂才满怀笑容的介绍着,“此乃枝江霍弋刚归附刘皇叔不久。” “阿弋有观测天下之能,曾断言曹操北征乌桓必将一战功成平定北方,又在数月前言及曹贼今岁必会大举南下。” “北地傅公悌也曾点评曰,阿弋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哦?真有如此厉害?” 周瑜一听,神色微变,眼神也不由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位少年来。 “汝方才何故发笑?” 打量良久,神色郑重道。 霍弋闻讯,轻笑着道,“弋笑鲁先生不识时务尔!” “啊?霍公子何故反笑于我?” 鲁肃一脸茫然,不由反问道。 “周都督降曹乃顺应天时也,先生反倒与之相争,岂不是不识时务?” “都督若降曹,一可保妻子,二能全富贵,岂不美哉?” “天下中人降曹无可厚非,毕竟并非所有人皆像我主这般与曹贼势不两立。” 霍弋满怀大笑,高声说道。 听闻这话,周瑜于一旁冷眼旁观,心下暗暗心惊,“这小子有点东西,这是用话来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