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数量上看,音乐家并不是阅读量最大的评论杂志。 有很多杂志,比如《你听》,《音玩》,从读者数量来说,这些才是一线。 但音乐家的特点在于其受众,往往都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才会订阅他们。 而他们也以其专业风格出名。 例如,央音,上音,浙音,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人手一本音乐家。 所以,当音乐家批评摇滚的文章一经发布,就快速传遍了音乐类的校园。 议论纷纷。 “音乐家的确有点道理啊。”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摇滚精神,但这种类型的歌,的确声音够大。” “等会儿,好像之前于老师就在课上说过,于老师说摇滚声音就是大,实则没有内核,这个文章的观点也是一样的。” “看样子,于老师的观点很对啊,音乐家都下场支援了。” “其实,我就没听过好听的摇滚乐,现在出来的这个麦子善虽然有点东西,但也是主打一个声音大。” “所以,我们是不是有点错怪于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专业人士的观点总是能左右他们。 即便有些学生是麦子善的粉丝,在看到音乐家的文章后,也不免左右摇摆。 到底谁是对的? 而这一切议论,麦子善最初并不知道。 他买了很多的绿植和多肉,作为内饰,把一堆多肉整整齐齐地摆好,使整个盐业俱乐部看起来更有生机了。 至于墙角的一团蒲公英,麦子善很想把它移栽到花盆里,来往俱乐部的人已经很多了,万一有谁不小心踩了一脚就完了。 而这个顽强的蒲公英又生在墙角,很难移栽。 真的是哪里艰难往哪里长。 这可太摇滚了。 麦子善蹲在墙角,看着蒲公英,脑袋里想着怎么办。 实在不行,把墙角挖個洞,也不是不行。 “麦老弟,干嘛呢。” 麦子善抬头,看见纪中赫顶着一个红色的鸭舌帽走进来。 纪中赫头发已经是半白的了,却整天各种颜色的鸭舌帽换来换去,挺骚气的。 他顺着麦子善的目光,往前看去。 “哟,这蒲公英长的不错,就这种墙角的好,泡茶好喝。”纪中赫说完就伸手。 麦子善一把抓住,“别!” 纪中赫撇着嘴收回了手,“你真不够意思,亏我还给你打广告呢。” “那肯定要感谢你,你要是想喝茶,我给你买茶叶,这个蒲公英还是算了哈,你瞅人家长大也不容易。” “行了吧,你嘴贫。” 麦子善:“???” 我有你嘴贫? “我这次来给你说个事,你看我也帮你的忙了,伱这里的酒让我承包了吧,让那个光头出局吧。”纪中赫满脸笑眯眯的。 “图穷匕见了你是。”麦子善说道。 “我这也是为你好,那个光头拉来的都是普通的啤酒,你能有多少毛利率,我这都是牌子,利润高多了。” “咱们除去成本,五五分成。”纪中赫兴奋地搓搓手。 “你想卖酒可以,但我想给来着的人更多的选择,啤酒有,牌子的酒也有,不然有的人想喝普通啤酒咋办?”麦子善说道。 他走到墙边,拿起一瓶乌苏,“这玩意好喝,你那牌子我还真喝不惯。” 麦子善指着摆放酒的架子,上面还有不少空位:“你想卖就卖,这都有空地。” 纪中赫撇了撇嘴,但也只能接受这个方案。 因为光头的啤酒,毫无疑问会分流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