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海安静地听完自己儿子的话,沉默了许久。 自己儿子说得有道理,山不能不进,食物不能不找。 那么多人进山,等于是大家都没进山。 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儿子的箭术,力气,速度都要比自己强。 可以说,自己儿子就是注定吃山里饭的。 “你从小早慧,有自己的主见。这次,老子就听儿子的。 但是记住,绝对不要冒险!哪怕诱惑再大,也不能冒险冲动。人在,机会就在。” 程光海重重地叮嘱着。 “嗯,放心吧。”说服自己老爹,程宗阳也放心了。 独自一人进山,除了是要进入荒野世界,也确实是为了保证家里有一个撑得起家的男人。 否则留下孤儿寡母的,这种处处缺衣少食的年景,几乎难以活下去。 “爹,早些歇息。我先去睡了。”程宗阳起身道。 “嗯,去吧。” 程宗阳回到房间,屋里散发着艾草熏过的气味。 两间房屋都有这般熏过,可以减少蚊子叮咬。 看着床上睡着的二弟,程宗阳也是微微一笑。 这个家,就是他努力的方向。 上辈子是个孤儿,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这一世的家人平平安安的。 隔间屋子,程光海吹灭油灯回房后,正要上床睡觉,却听到自己妻子带有担忧的话: “当家的,跟阳儿说了吧?他听得进去不?” 程光海一顿,语气平静地低声道: “嗯,说了,他说就在外山找。也会注意的。” 听到这话,程周氏放心了,喃喃道: “听就好,听就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程光海叹了叹,道: “好了,歇息吧,阳儿有主意,不用担心。” 一夜无话。 随着天色蒙蒙亮,程宗阳就醒了。 看着一只腿架到自己身上的二弟,他也是无奈,将其扒拉到一边,下床穿上草鞋,往外面走去。 农人都起得早。程宗阳也早已习惯。 这九年来,都是早起锻炼。 程光海和程周氏已经先起。 后者在厨房弄早食,前者在院子里休整弓箭,磨柴刀,修补护具。 听到院子里的熟悉的脚步声,程周氏走了出来,看着大儿子,心疼地问: “今天还要进山吗?要不歇息一天吧,别累着了。” 程宗阳见自己娘亲模样,知道自老爹替自己隐瞒了,笑说道: “娘,是要进山,对了,干粮和水给我多带两个,我在外山多找找。” “好,在外山就好。”程周氏一听,放心了不少。 “这手臂,腿部的护具已经修补了,木箭补充了二十支,今天我在家再做一些。 还有,你的鞋子你娘也给你补好了。” 说着,他将一旁框里的黑布鞋取出。 鞋尖位置多了一小块拇指大小的黑布缝上了。 程宗阳听着自己老爹的安排叮嘱,一边洗漱,一边时不时应着。 两刻钟后,天色已大亮,太阳也冒尖了。 程宗阳换上黑布鞋,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放着麻袋,麻绳,水袋,干粮,柴刀,以及一袋木箭,药物等物资。这就是他这次进山的装备。 在门口和父母告别,便独自一人往东面的天断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