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无忌的心思一样。 公孙喜心中或许有着一种不甘心,没有攻克渭城,反而被秦军击溃。 但说到底。 这就是战争。 战场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 一切,或许都是技不如人吧。 “你竟然不恨本将?” 赵封颇为意外的看着公孙喜。 虽然此刻这个魏将一脸的不甘心,但脸上却没有恨意。 “为何要恨?” “说到底,此战输了。” “是吾等技不如人。” “如若此战你输了,难道会恨?”公孙喜没有悲喜的说道。 听到这话。 赵封也是有些高看了公孙喜一眼。 “虽然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本将还是想要说一句。” “如若你投降,本将可以饶你一命。”赵封缓缓开口道。 公孙喜闻言,却是摇头一笑:“多谢赵将军抬爱,但魏武卒有死无生。” “吾身为魏武卒战将,绝不容降。” 闻言。 赵封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公孙喜。”公孙喜大声回道。 “你值得让本将记住你的名字。” “更值得本将亲自动手。” “来吧。” 赵封策马一动,步入了阵前。 “多谢赵将军。”公孙喜大笑一声,随后提起了长矛,猛地拍马,战马疾驰冲出,向着赵封刺去。 赵封同样策马冲去。 霸王枪猛地刺出。 在公孙喜长矛刺来的一瞬间,赵封侧身一躲,轻易躲开,但手中的长枪却是直接洞穿了公孙喜的身体。 “咳…” “我…我输了。” 公孙喜挣扎的一笑,胸口的鲜血流逝不断。 “一路好走吧。” 赵封沉声说了一句。 猛地一收枪。 公孙喜的生机瞬间泯灭。 “击杀魏国主将公孙喜,捡取全属性30点。”面板提示道。 而看着眼前这几百个魏武卒。 赵封也没有任何犹豫,一挥手。 “杀!!” 众秦军将士一拥而上。 顷刻间。 这仅存的几百个魏武卒就被斩杀殆尽。 “目标上渭城,继续追击。” “此战。” “但凡遇到敌军,一个不留。” “追。” 赵封扬起手中长枪,大声喝道。 随即大军再次向着北方追击。 踏入魏境。 与之同时。 新郑。 “报。” “渭城急报。” 一道急报传到了新郑城郡守府。 蒙毅坐在了主位上,李腾则是坐在了一旁。 如今颍川郡各处乱象不断,韩贵族纠集人马反秦,两人也是以此为重。 听到渭城急报。 “是不是渭城失守了?”蒙毅立刻关切问道。 渭城乃是颍川门户,一旦破了,整个颍川就危险了。 “终究还是没有守住啊。” “面对魏无忌带着数十万大军进攻,凭借五万锐士和五万降卒,赵封不可能守住的。”李腾也叹了一口气。 “李将军。” “渭城破,颍川门户已失,要安排大军防守魏军来犯,再派人上奏大王求援。”蒙毅沉声说道。 “恩。”李腾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看到这急报,但两人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是渭城失守,除此外,他们不可能想到另外的战果。 “将军。” “这急报并非城破。” 急报传令兵略带尴尬的说道。 他一路自渭城而来禀告,乃是直属于赵封麾下的传令兵,如今渭城已定,所有留守的将士除了在清理尸体外,就是在休息。 “并非城破?” 蒙毅和李腾相视一眼,都带着一种诧异。 但蒙毅很快回过神来,李腾迅速走上前将急报接了过来,立刻打开一看。 当看到急报后,表情都瞬间变了:“这怎么可能?” “怎么了?”蒙毅立刻问道。 “郡守自己看吧。” 李腾带着一脸震惊不散的眼神将这急报传给了蒙毅。 后者接过后,仔细一看,表情也变得与李腾一模一样。 “魏无忌!” “竟然败给了赵封。” “魏军竟被赵封击溃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蒙毅一脸震惊的道。 “魏无忌是何许人,竟然败在了赵封的手中?而且还是兵力以及战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竟然败了?” “赵封。” “我服了。” “当真服了。”李腾充满感慨的说道。 就凭这一战,李腾彻底对赵封服气了。 作为战将,李腾清楚知道,如果将他放在了与赵封一样的位置上,他断然不会取得如此胜果,能够守住渭城一月不失或许就是极限了。 大但赵封不仅做到了防守,更做到了大破强敌。 “天下代有人杰出。” “当初父亲说的这句话,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等大王听到这个消息或许也会大惊吧。”蒙毅笑着说道。 “颍川无危了。” “此战之后,赵封当再进一步了。”李腾感慨的说道。 相比于赵封,他是真的觉得自愧不如。 “是啊。” “此战之后,我大秦最年轻的副将要变成最年轻的主将了。”蒙毅也是感慨一笑。 “郡守。” “当日我提起的那事,不知是否上奏了?”李腾有些忐忑的问道。 “吾已经替上奏大王了,至于今后你如何调动就看大王之意了。”蒙毅说道。 “有劳郡守。”李腾立刻道谢。 赵国战场。 曲阳城。 已经变成了一片战火焦土之景。 整个曲阳城内不知洒落了多少弓箭,不知道轰下了多少的滚石。 但是在廉颇的防守下,曲阳城承受了王翦亲统大军的连日猛攻,根本没有被破的迹象。 城楼之上。 廉颇一身战甲,平静的看着退去的秦军。 “第几次进攻了?”廉颇平静问道。 “回上将军,已经是第十次进攻了。” “但每一次进攻王翦都未曾付出多少代价,而是以其秦军之利,以弓箭放射我城邑。” “从如今来看,他似乎根本不打算强攻破城。” 廉颇麾下副将恭敬回道。 “王翦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白起麾下的一个副将了,而是秦国盛名之下的上将军。” “他知老夫擅于防守,更知驱兵强攻必大损。” “故而连续以弓箭放射,击我军士气,杀我军将士。” “这连日来的放箭,我军虽说没有正面交锋那般损亡,但终究也是被乱箭射杀了不少。”廉颇缓缓开口道。 “王翦聚于城前而不攻,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如今对于秦国而言,我大赵是最虚弱的时候,镇守之兵不过十万,一旦大王自燕国撤兵,三十万大军归来,秦国可就没有机会了。”副将十分不解的道。 “很显然。” “王翦的目标并非破我曲阳,而是下曲阳。”廉颇叹了一口气。 “他们要进攻下曲阳?”副将眉头一皱。 “曲阳与下曲阳相连,后者若失,曲阳粮道将被断,最终我城中这六万大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除了撤兵以外别无他法。” “这就是王翦围而不攻的目的。”廉颇说道。 “上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难不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下曲阳只有不到四万兵力,如何守得住啊?”副将顿时担忧了起来。 “从始至终,老夫就知道守不住。” “但为了大赵,不得不守。” “想要解我大赵之危局,唯有大王下诏从燕国将大军调回来。” “老夫在此,便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廉颇语气充满了无奈。 在兵力上,他本就是弱于秦国。 两面防守,不可能守得住的。 听到廉颇的话。 身边的副将也是一脸的苦涩。 “大王一直对上将军猜忌太甚,哪怕到了现在,大王仍然对上将军过于防备。” “而上将军对大赵却是一片忠诚之心。”副将为廉颇鸣不平的说道。 “老夫深受大赵天恩,之所以还活着就是为了守护大赵。” “大王对老夫有猜忌,那是大王的事,老夫也只能尽自己的全力了。”廉颇淡淡一笑,并没有多想什么。 见到了廉颇如此说。 副将也只能压住了心底对赵偃的不满,不敢再多言。 这时。 廉颇开口问道:“下一批粮草辎重运来了没有?” “回上将军。” “粮草辎重调拨之事都是郭开在负责,每一次运送来的粮草只够我十万大军半月之用,如今所剩也只有几日之用了,但那些粮草还未曾来到。”副将有些无奈的说道。 “郭开。” “奸诈小人矣。” “都到了如此地步,竟然还敢拖延粮草运送。”廉颇也是怒斥道。 对于郭开,他一直都是看不上的,一直以来都是颇为针对郭开,也正是如此,让郭开对廉颇也充满了愤恨。 “上将军。” “他只是拖延,并未断绝。” “显然他也担心因为粮草之事而影响防守,那样大王必会重责。” “也正是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参奏郭开。”副将苦恼的说道。 “好了。” “还是继续催促吧。” “粮草绝不可断,当然,也要严加警告。” “如果因为粮草之事影响我军防守,老夫必亲自面王,弹劾郭开。”廉颇沉声道。 “末将领命。”副将当即应道。 “也不知道如今的韩地是一个怎样的战况。” “如若信陵君能够率军攻破韩地,必可让秦军产生波澜,老夫也可有更多的时间了。”廉颇带着几分期待的想到。 “信陵君与上将军皆是闻名天下的战将,对付一个秦国小将镇守的边城,轻而易举可破城。”副将带着一种吹捧而自信的语气道。 “但愿如此吧。” 廉颇点了点头,而目光带着一种沉思:“秦将赵封,出自秦国后勤军,自入秦国主战营后,无败绩,不知道此子究竟能力如何?” 而在廉颇正前方的蓝田军营。 “上将军。” “刚刚收到了王贲将军的军报。” “时机已到,明日便会对下曲阳发动进攻。”杨端和恭敬对着王翦禀告道。 “告诉王贲。” “全力攻之,下曲阳一破,此间你就立刻动兵进攻曲阳。” “只待廉颇撤军,一路追击。” “不可让他再形成防御之势。”王翦沉声道。 “末将领命。”杨端和立刻回道。 “廉颇善于防守,但终究兵力不足,正面进攻无异于白白葬送锐士性命,此间本将拖住廉颇,让王贲进而取下曲阳。” “廉颇纵然明白,他也无计可施。”王翦淡笑着。 曾几何时。 他早就研究了该如何对付廉颇,无他,扬长避短。 这就是胜廉颇的根本。 “廉颇老矣,遇上了上将军也算是他最终的一战了。”杨端和笑道。 “也不知道颍川的战况如何了。” 王翦忽然开口道。 相比于自己在赵国的攻伐自信,游刃有余。 王翦更为担心的就是颍川。 一旦颍川失守,那就是功不抵过了。 “报。” “渭城传来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