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朝堂的高呼声下,嬴政脸上的喜色也越来越浓。 “将此战报宣读。” “诸卿就明白孤为何如此高兴了。”嬴政一脸笑容的将军报一递。 赵高恭敬接了过来,然后面朝大殿,将军报缓缓打开。 群臣目光汇聚,全部都期待的看着。 “臣王翦呈奏大王。” “吾大秦主将赵封,自渭城击溃魏无忌后,并未停止兵戈,因攻破魏国上渭城得魏军二十万大军半载之用粮草,赵封思虑之后,决定率部攻魏,打通颍川与赵国之联。” “第一日,追击魏无忌残军,斩魏将公孙喜。” “第三日,攻至幸城,斩敌三千,顺利破城攻占。” “第五日,攻至舒城,斩敌两千,顺利破城攻占。” “第七日,兵分五路……” 赵高大声宣读着。 这军报里便是属于赵封一步步向魏国进发的进程,各战果,各破城之功。 “第三十九日,赵封率领麾下的六万将士兵临临城,此刻魏无忌已经调集了五万精锐镇守临城,总防守兵力近八万。” “第四十一日,赵封试探之后,开始强攻临城,魏军听闻赵封之名,士气尽丧,临城一日被攻破,颍川通往赵国之路已然打通。” “第四十五日,赵封率领五万将士踏入赵境,遭遇廉颇之军,与廉颇交战,最终歼灭廉颇两万军,赵封亲斩廉颇。” “第四十六日,赵封率军与蓝田第二主战营合兵。” …… 在赵高的宣读下。 朝堂上的大臣都清楚的听到了这一段时间赵封是如何破敌,如何攻入赵国的。 自魏军退兵后,踪迹消耗时间四十六日,甚至于都不到两个月,竟然硬生生的打出了如此战果,如果不是这军报传来,谁敢相信? “四十六日,夺魏国数十座城邑,夺千里疆土,竟然仅仅是凭借着六万军,这怎么做到的啊?” “难不成赵封当真是天生的能将吗?” “以前赵封以悍勇而称,凭勇力坐上了副将之位,可自从渭城一战后,赵封行奇袭之策就证明了他善于统兵,而此番凭区区六万兵力夺了魏国千里疆域,这更是印证了。” “为大秦夺千里疆土,为大秦斩了廉颇,如此能力,更是为赵封博取了晋升上将军的资历啊,只怕数载之后,赵封就要成为我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了。” “不得了啊,如此能将,大王对其看重会更大。” “赵封未来我大秦的新贵啊。” “此子只可交好不可得罪……” 听闻此军报。 让朝堂上的大臣都不由得真正认真对待起了赵封,至少更加让他们认定了一点,未来这朝堂权贵的位置必有赵封一席。 “诸卿,这军报可听清楚了?” 待得军报宣读完,嬴政大笑一声,看着满朝文武道。 “天佑大秦。” “让大王得赵封将军这等悍勇能将。”李斯当即开口道。 “天佑大秦。”所有朝臣再次高呼。 “哈哈哈。” 嬴政大笑着,对于这天佑大秦四个字听的非常之悦耳。 “没错。” “天佑吾大秦。” “昔日。” “孤有感惋惜吾大秦昔日的武安君,如若武安君还在,孤可以给他更大的许诺。” “但如今,孤有一个丝毫不逊色于武安君的战将。” “此乃天佑。”嬴政大笑着说道。 言语之中 表现出了嬴政对赵封的重视。 “以赵封比拟白起。” “此子在大王心底的份量竟然达到了如此地步。” “或许,真的要尝试与赵封修好了,哪怕让孟家吃一些亏,至少不能让他针对长公子。”王绾心底一叹,原本还在乎长公子颜面的他,此刻看着赵封如此风头,也不由得改变了心思了。 实在是赵封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是在朝堂之上,王绾或许可以压制下去,根本不惧区区的赵封。 但是在军队之中,王绾的手根本伸不了那么长,哪怕在军中有他暗中招揽的将领,但相比于赵封的风头仍然是压不住。 毕竟大秦军功制的存在就杜绝了权臣干预。 终究是四个字带来的,直达天听。 这就是大秦军功制。 以少府尉缭亲自过问记功,再由尉缭上禀大王。 尉缭是什么人? 他是鬼谷弟子,算计如妖。 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计策,规划,全部都有尉缭在其中参与。 想要在尉缭眼皮子下去挑战军功制,压制赵封? 这根本不可能。 至于拉拢尉缭为他们所用,让他支持扶苏? 这一个王绾不是没有尝试过。 但尉缭根本不在乎。 他之所以自鬼谷下山,为的就是完成历代鬼谷弟子都未曾完成的大愿。 那便是辅佐君王一统天下。 在离开鬼谷前,尉缭考察天下诸国君王,最终选择了秦王政。 而选择的那一天,正是嬴政诛灭嫪毐亲政之日。 或许。 诛灭嫪毐就是尉缭对秦王政的一个考验,完成了考验之后,尉缭就入秦了。 而有了尉缭出谋划策的嬴政更是如虎添翼。 在满朝大臣之中,论在嬴政心底的地位,尉缭毫无疑问是第一的。 “王绾,淳于越。” “此番来看,倒是一个笑话了。” 站在文臣一列的韩非看到了王绾的表情,心底却是一笑。 入秦已经有一载了,韩非虽然官位并没有入九卿,但也为内史,仅仅是九卿之下,但他没有加入朝堂上任何一个派系,我行我素。 这也是韩非的傲。 能值得韩非重视为朋友的只有赵封。 用赵封的话来说,韩非这种人就是贱骨头,硬是要打要骂,来硬的才行。 这不,韩非反倒是觉得赵封是好朋友了。 “尉卿。” “赵封再次立下大功,该如何赏赐?”嬴政看向了尉缭道。 “当日渭城一战,大王已经晋赵将军为主将,如今赵封将军为我大秦夺千里疆土,更是诛杀了廉颇,按军功制,此为两件大功。” “为国开疆拓土之功,诛灭强将之功。” “臣以为,可晋赵将军两爵。”尉缭笑了笑,当即说道。 “尉卿提议,诸卿觉得如何?”嬴***瞰朝堂问道。 此时此刻。 王绾都踌躇想要与赵封修复关系了,哪里有人敢拒绝。 就在满朝都要附议的时候。 淳于越却是忍不住,直接站了出来:“启奏大王,臣觉得在给赵封将军晋封爵位时还要考虑一点,是谁授予赵封擅离职守,擅自调兵攻魏之罪?” “大王下诏攻赵,乃是我大秦响应燕国之求,师出有名。” “赵封擅自动兵,确是有违人臣之道。” “请大王议罪。” 此话一落。 王绾脸色一变。 隗壮脸色一变。 “蠢材。” 两个老狐狸在心底都暗骂了一声。 如果说赵封这一次率军出击败了,并没有立下大功,那或许还能够用这擅自调兵来议罪,毕竟这的确是罪。 可现在赵封都立下了大功了,不仅为大秦夺取了魏国千里疆土,还斩了廉颇。 如此大功一件竟然还要议罪? 除非是秦王政脑子有坑,要不然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不等王绾开口挽回。 嬴政原本脸上的笑容就变得阴沉了下来。 “你说什么?” “给赵封议罪?” “是孤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嬴政眉头一皱,冷冷道。 此话并没有说死,而是给淳于越再考虑说话的一次机会。 “大王。” “是淳于太傅说错了。” “赵将军受王命,拥有着对渭城大军的绝对调度权,这也算不上擅离职守。”王绾当即站出来说道。 淳于越见此还想要开口。 隗壮瞪了淳于越一眼警告,然后也站了出来:“王相所言极是,此番却是淳于太傅太欠考虑了,他毕竟是儒学太傅,并不懂军事,还请大王勿怪。” 两人一唱一和,直接将问题给抹去了。 “赵封将军为大秦立下大功,理当重赏。” “儿臣以为愿亲赴赵地,持父王诏谕封赏赵封将军。” 这时扶苏站了出来,十分认真的道。 “公子此举可行。” “说不定可以趁此机会笼络赵封,哪怕不能,至少让赵封以后不与公子为敌。” “礼贤下士,公子这一点可以。”王绾与隗状相视一眼,心底一喜。 虽说淳于越这个做老师的有些愚蠢,满脑子都是那种自以为是的死理,扶苏虽然有时候迂腐,但知礼而仁厚,在朝中有着贤名。 听到扶苏所言。 嬴政看了一眼,阴沉的脸色逐渐退散,转而浮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赵国如今可尚未被我大秦攻占,仍然充斥危机,你敢去?”嬴政带着几分考量的说道。 “身为父王的儿子,大秦王族,儿臣无所畏惧。”扶苏一脸正色的回道。 听到这话。 嬴政也不由得仔细端详了扶苏一眼,似乎是看到了不一样的扶苏。 “恩。”嬴政点了点头。 “拟诏。” “赵封为大秦拓土千里,立大功,诛赵国上将军廉颇,立大功。” “两功并赏,赐爵升二级。”嬴政威声道。 “大王圣明。”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启奏大王,臣也想与长公子一同前往赵地犒赏赵封将军。” 这时韩非站了出来,大声请命道。 闻言。 嬴政颇为意外的看了韩非一眼。 自从入秦之后,韩非处置政务倒是勤恳,而且诸事到了他的手中也都非常简单,每一件事都办得井井有条,但韩非有着傲气,也有着属于他的风骨,在朝堂上从不参与派系,如同尉缭一样,独来独往,就好似朝堂上的一个透明人。 今日开口,倒是让嬴政有些意外。 “难得韩卿开口。” “孤,准了。”嬴政微微一笑,挥手道。 “臣谢大王隆恩。”韩非当即一拜。 封赏完赵封后,嬴政一笑:“扶苏。” “儿臣在。”扶苏立 刻应道。 “去了赵国后,替孤给王翦带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