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这首诗刚一写完,顿时便有人拍手叫好。
“好一个‘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秋姑娘这诗,真乃当世绝作!而那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更是将文人风骨描述得淋漓尽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前几句,只感觉那桃花仙人就在我眼前般。今日无画笔,可却不缺画作。王公子的诗虽好,我却更看好秋姑娘的。”
也有更欣赏王珩一诗作的人站出来开口:“这作诗,本就该精简。王珩一王公子只短短数十个字,便写出绝句。这秋姑娘写了一大堆出来,不过勉强能与王公子比肩而已,照我看,还是王公子胜!”
他这话让一些人不满起来。
“若只论精简,而不看诗中内容,那所有文人便只写五言绝句即可,为何又要有那么多七言律诗,为何又要有类似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篇之作。”
“若是按你之言,春江花月夜就是最差的。既如此,它又如何能被众多文人奉为经典,甚至还有名家为其谱曲,成为古今最受人追捧的琴曲。难道说世人的眼光皆不如你,你就是唯一清醒的那一个么?”
“就算论精简,秋姑娘诗中那句‘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也足以成为经典,绝对可以同王公子那句相聘美!”
这番长篇大论,说得之前开口那人一个字都不敢再吐出。
诸位宿老也更加认同秋萌所作的那首诗。
其一完整,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一首完整的诗来绝非易事,这足以证明了作诗之人强大的文采和能力。
其二意境,这首诗将文人风骨突出,也戳中了在场几位宿老的内心,他们正是“不愿鞠躬车马前”之人,爱好自由,
其三便是画面感,自古文人比试,诗书字画皆在比试范围内,这首诗里便有画,算是比王珩一的要多那么一个点。
王珩一心中也清楚这些,定睛看了秋萌许久后,终是启唇道:
“今日这诗,是我输了。不过秋姑娘,我王珩一依旧不服你。下次,我还会再找你比试的!”
话落,王珩一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