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就算到了家门口的侯君集也得调转马头,朝着来时的路走了回去。
“这是怎么回事?”
侯君集莫名其妙,看着同样归来的李靖问道。
“这我也不清楚啊……是不是兰州的战事又有新变化了?”
“估计是吧,离陛下派兵已经过去几天了,看来陛下是担心兵力不够,所以想增兵了。”
侯君集说错了,李世民让他们来,不是商量增兵的事情,而是要商量撤兵的事情。
朝堂之上,李世民将撤兵的想法一说出,文武百官硬生生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兰州事急,片刻也耽误不得!”
“皇上切不可轻举妄动啊!”
李靖急忙站出来,额头紧贴笏版,诚惶诚恐的劝谏。
“是啊,陛下,如此千钧一发之际,陛下非但不再增兵支援,反而下令撤回已经派出的兵力,岂不是弃兰州于不顾?”
萧禹也声嘶力竭的进谏,希望能够劝阻李世民不要撤兵。
“陛下,两位大人说的在理,臣附议!”
“这种紧要关头,陛下撤兵,相当于将兰州百姓全部送于狼口之中啊。”
“爱民如子,向来都是陛下的治国方略之一,这种时刻,陛下切不可将百姓置之不理!”
就连身为外戚的长孙无忌都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反对着李世民的撤兵之策。
“臣附议,如果陛下真的撤兵了,天下百姓们会如何想陛下?如何想大唐军队?如何想大唐朝廷?”
李世民知道这群大臣们平时对自己都是毕恭毕敬的,如若不是情急之下,是不会说出这种坚决又刺头的话来。
李世民不愧为千古明君,何等大度从容。
他看着反对自己的大臣们,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爱卿们不知,兰州之局已解,既然兰州已经平安无事,朝廷又何必兴师动众呢?”
“兰州之局已解?”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不对啊,从陛下发兵到现在也不过五天的时间,就算是飞也不飞过去吧!”
侯君集在心里嘀咕着,如果兰州之局真的解了的话,那也不可能是李世民派过去的兵力战斗的结果。
“难道,是党项羌退兵了?”
侯君集此话一出,立刻被李靖驳了回去。
“不会,兰州孤军镇守,又没有增兵支援,这么好的机会,党项羌要是不烧杀抢掠之后再放把火,他们就不是党项羌了!”
李靖此言极是,作为大唐的老对手,所有的大唐人都知道党项羌的习性。
不搅得天翻地覆,顺便铲草除根,党项羌是绝对不会退兵的!
那众人就犯疑惑了,既不是陛下派兵解决的,又不可能是党项羌自己退的,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来人,带信使!”
李世民一声令下,信使便被带了上来。
李世民打算借信使之口,说出崔白和那一封信的事情。
要不然,即便自己是皇帝,如此奇诡的事情,这帮老学究们也是断然不敢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