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并非糊涂,只是陛下爱民如子,一心只想着百姓的安危,情急之下才忘了崔白道长的通天本领。”
“陛下英明神武,仁爱宽厚,是我大唐之福,是我百姓之福。”
房玄龄这个马屁拍在了无形之中,却恭维的恰到好处。
这样既维护了李世民的面子,又冥冥之中为崔白镀了一层金。
房玄龄之所以坚定不移的站出来为李世民推荐崔白,不是因为自己被崔白收买了,而是他真的相信崔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之前他在兰州的时候,亲眼见过崔白瞬间建起一座刺史府来,又亲眼见到崔白预言天气,呼风唤雨。
即便崔白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施法,那在江南地区招来雷公电母,解决一下大旱的问题,应该不算难事吧?
“启禀陛下,还是三思为好!”
长孙无忌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抢到了房玄龄前头阻止。
李世民看着这个突然杀出来的长孙无忌,面露疑惑之色。
“这是为何?”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长孙无忌昂首回答。
“陛下,前日在长安城楼上,我等已经见识到了崔白道长的观天象之术,确实神乎其神。”
“因此臣并非质疑崔道长之力,然而那也只是观天象罢了……观天象跟救灾那是天壤之别的两件事!”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可以观察天象,并不意味着可以操控云雨!”
“陛下,这牵扯到我大唐十几万百姓的安危,更牵扯到我大唐的国运,莽撞不得啊!”
长孙无忌此话说的极为恳切,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臣附议!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才是大唐的真龙天子,如果什么事情都让崔道长来解决的话,陛下何以服众?”
李靖手握兵权,对这种事情最是敏感。
想当年大将军韩信威信甚高,汉高祖刘邦费了多少力气才将他杀死的?
如果崔白真要是闹起来,凭着崔白的民心所向和通天法力,李世民连翻身的余地都没有!
李世民沉默了,因为他害怕的就是这一点。
如果让老百姓们得知,自己将事关国运的大事竟然托付给一个道士的话,那自己的威严何在?朝廷的威严又何在?
何况假如崔白没有拯救百姓于水火,那平民百姓们对朝廷的风评一定会下降。
反过来想,就算崔白真的力挽狂澜,拯救了百姓们于水火,那百姓们服的也不是他李世民,而是崔白!
他们必然会认为,崔白才是真的救世主,而不是自己这个心怀天下的皇帝。
到时候,崔白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陛下,臣不同意!”
突然,民部尚书戴胄沉痛的摇摇头,谏言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陛下以仁爱治国,此等紧要关头,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自己,而是普天之下的贫苦百姓啊。”
“再者,如果陛下不妒贤嫉能,诚心诚意请崔白道长而来,这才是天子的气度和胆识。”
“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不应该放弃!难道不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