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大堂。
林寒高居主位,冷声道:“单将军,杨庆就交由你来处置。”
“多谢大王。”单雄信拜谢。
林寒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把杨庆交给他处置,这是自己答应他的,自然会兑现诺言。
“秦将军。”
“末将在。”
“本王任命你为荥阳守将,全权负责荥阳城防。”
“末将遵命。”
“罗将军。”
“末将在。”
“本王任命你为先锋大将,统兵一万,攻取荥阳府下属各县。”
“末将遵命。”
“程将军。”
“末将在。”
“本王任命你为宣抚使,安抚城中百姓。”
“末将遵命。”
“裴将军。”
“末将在。”
“你速带所部兵马,前出洛口,安营扎寨,若王世充派人来攻,切不可大意,小心为上,待本王处理好荥阳琐事,便率大军与你汇合。”
“末将遵命。”
林寒当即安排好一应琐事,命令哨骑尽快把荥阳大捷的消息传回瓦岗,留守瓦岗的王伯当等文武官员速来荥阳。
大军刚攻下荥阳,百废待兴,尤其是城中琐事,需要一名文韬武略之人来处理,而王伯当是最好的人选。
“徐茂公。”
“在。”
“你带人清点粮仓,拿出一部分粮食,在城内设下赈灾粥棚,张贴告示,安定民心。”
“遵命。”
徐茂公犹豫道:“如今天下大旱,中原赤地千里,大王设下赈灾粥棚安置流民,本是一大喜事,但若消息传开,周围郡县的流民全部涌入荥阳,该当如何是好?”
此事林寒也曾考虑过,沉声道:“如今我们攻下荥阳,钱粮充足,正是扩张实力的好时机,而中原流民甚多,其中不乏身体健壮的青年,趁此机会,把这些青壮年收入我军,以防他们投靠其他义军,至于流民中的妇孺儿童和老弱病残,集中到城外,每日施三次粥,暂且先帮他们度过炎炎夏日,待秋收之后,再行决定。”
“大王圣明,如此一来,既可借流民之口宣扬大王的仁德,也能趁机壮大实力,实乃上上之策。”徐茂公拍马屁道。
林寒对他的马屁很不感冒,不过,他说的倒也是实情,他收容流民,一方面固然是想拯救流民,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借流民之口宣扬他的仁德,为以后争霸天下做打算。
………
忙活了一天。
林寒有些倦意,便往太守府后院歇息。
一名侍婢道:“大王,何总管已为您准备好房间,请跟婢子前来。”
林寒缓缓点头,带着一帮婢女和护卫,浩浩荡荡的来到太守府后院一座独立的小院中。
一名年近五旬,面白无须的男子守在院内。
“给大王请安。”
“不必多礼。”
林寒看了此人一眼,他叫何世礼,曾是大隋皇宫的一名宦官,前朝文帝期间发生了一起宫廷案件,他受到案件的牵连,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