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相当于告诉瓦岗文武,天下平定,他才会登基称帝,到时候所有人都会封妻荫子,流芳百世。
“大王英明。”群臣高呼。
林寒摆手道:“深夜把诸位召入宫,有三件事要吩咐你们去做。”
“一、传诏天下,杨侗登基为帝。”
“二、调耒阳、范阳等郡县粮草到洛阳,督促兵械司尽快打造出十万大军所需盔甲和兵器。”
“三、派探子前往京师一带打听消息。”
“伯当?”
“臣在。”王伯当从文官首位站出来。
林寒道:“杨侗登基为帝的琐事,由你来安排。”
“臣遵命。”王伯当领命退下。
“单将军?”
“末将在。”
林寒挥手道:“调各郡县粮食一事交给你,务必筹集到十万大军半年之粮。”
“末将遵命。”单雄信领命退下。
“秦将军。”
“末将在。”
“速往京师一带派出探子,严密监视太原李渊的动静。”
“……。”
一道道命令从皇宫大殿发出,而颁布命令的人却不是皇帝,而是反王林寒。
诸事安排妥当,林寒当即挥手一众文武退下,独留王伯当和徐茂公二人。
此二人称得上文武双全,不管是治政领军,都是难得的人才。
“大王,杨侗登基之后,百官如何册封,还请大王示下?”王伯当拱手问道。
“本王号称楚王,名不正,言不顺,此番杨侗登基,就让他帮本王正名。”林寒停顿片刻,道:“至于百官的册封,你们二人先拟定一个章程,本王过目之后,便可在杨侗登基大典宣读。”
“大王,我们可以借杨侗登基为帝的契机,向定州的刘武周、曹州孟海公、相州王高谈圣发出诏书,赏他们爵位和官职,请他们入洛阳为天子效力,倘若他们推辞不就,大王便可发兵攻打刘武周、孟海公、高谈圣,此三人兵微将寡,决计不是大王的对手。”徐茂公献计道。
林寒剑眉一挑。
徐茂公所言很有道理。
借着杨侗登基的契机,兼并中原一带的弱小反王,逐步扩大地盘。
“此事就交给你,如果他们推辞不来,本王从江都回来,第一个找他们算账。”林寒冷声道。
“大王决定何时出兵江都?”徐茂公道。
“这得看宇文化及的杀人速度,他杀的越快,本王越能早点儿发兵江都。”林寒冷声道。
徐茂公和王伯当纷纷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中看到惊骇。
大王这般心计,只怕天下反王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