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带着众人十分缓慢的走着,那母端儿一门思想都放在了手中的钱袋上面,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渊的异样。
根据李渊的观察,眼前这些所谓的义军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这也难怪,这母端儿虽然说声望很高名气很大,但是终究只不过是一个农名起义而已,招兵买马之后不懂得如何去训练,所以别看如今母端儿的人数众多,但是却和一般的山贼土匪并没有什么两样。
李渊看重的是母端儿的人数,毕竟现在的大隋到处的都是狼烟四起,因为杨广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大隋境内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所以起义军到处都是。
而且杨广对于起义军的态度很是淡薄,基本上是不管不顾的,在杨广的朝中也是只注重于争权夺利,所以大隋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这次李渊被发配到了山西河东,李渊便已经在开始为自己考虑起了后路来,如果自己能够将这队兵马给收为己用,日后起义之时,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李渊微微的邹起了眉,眼前的这些义军阵型分散,毫无军阵可言,而自己带来的这一千人又是货真价实的精兵,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要想打赢眼前的义军也不是不可能。
“爹爹,难道你想?”李世民看着李渊不断的在打量着眼前的义军们,心中大概也猜到了李渊心里的想法。
李渊转过了头来看了一眼李世民:“大隋的江山迟早是要完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就算是我们不想起义,到时候也需要自保的能力,如今母端儿等人的兵力如果能够收归己用壮大己身,倒不失为一件美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说李家对于大隋忠心耿耿,可是这些年以来,杨广所做的事情太过让人寒心,对于朝中大臣猜疑,动辄砍杀灭门,下对百姓不管不顾,自顾自己享淫作乐,弄的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大隋四下早就已经是狼烟四起,而因为国库空虚的原因,所以大隋实际上能够派出来剿匪的兵力相当有限。
此消彼长之下,大隋灭亡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而李家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能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名堂来。
况且就算是李家不想造反,到时候也能够拥兵自重,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李世民眉心紧锁,小声的朝着李渊开口说到:“爹爹,这些义军虽然人数众多,可终究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擒贼先擒王,如果我们能够一举拿下母端儿,一定能够收了这义军。”
李渊点了点头,心中的想法和李世民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自己带来的精兵其中至少有五百人是骑兵,而现在自己等人离那母端儿的距离也并不是很远。
骑兵只需要是个突袭就能够到达母端儿的面前,到时候必定能够杀那母端儿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还真的能够借此机会一举抓住母端儿收下这支义军。
可李渊担心的并不是战术上的问题,而是自己带来的家眷,这么多的老弱妇孺,一旦和母端儿之间开战那么势必会波及到他们。
不可能直接放弃了这些家眷,但是如果就这样错过这个机会,在李渊的心中却又十分的不甘心,所以李渊才会走得这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