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奥尔森,计算机系学生,副修戏剧表演,他对于埃文-贝尔在百老汇的生活十分有兴趣,总是上蹿下跳地希望埃文-贝尔多讲讲过去十年的生活。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主攻经济学,却在这半学期沉迷于计算机的世界里,虽然他只九月底才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的,但他学习得速度很快,现在已经可以和比利-奥尔森、马克-扎克伯格两个人侃侃而谈了。
“你是说那款音乐推荐软件吗?编程都已经差不多了,但总是绝对缺少了一个亮点,让用户喜爱的亮点。”马克-扎克伯格随意地就说到。
埃文-贝尔却是偏头看了马克-扎克伯格一眼,那张婴儿肥的娃娃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颗颗雀斑,虽然马克-扎克伯格性格孤傲、冷僻,说话又直爽、跳跃,让人很难跟得上。但随着相处下来,埃文-贝尔却更加觉得,马克-扎克伯格像一个孩子,拥有过人天赋,从而自卑又自信的孩子。
难怪,难怪马克-扎克伯格在建立“脸书”王国之后,他身边的功臣总是很难坚持下来。因为马克-扎克伯格就是一个难以相处的孩子,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独断专行,即使最后都证实他的想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这种性格,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有领袖魅力的领导人。
“为什么你尝试一下通过音乐来交友。”埃文-贝尔没有想太多,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你在自己的页面上推荐了十首歌,另外一个人刚好喜欢其中的八首,你们可以编出程序自动形成匹配,如此一来,这两个人就可以成为朋友了。以朋友交友,这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用户喜好了。”其实埃文-贝尔的想法放在2012年的话,可以说是落后的,但是放在2002年视频网站都还没有成熟起来的年代,却是无比先进的想法。
果然,马克-扎克伯格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编程来对用户进行重新分配……”噼里啪啦,马克-扎克伯格就开始滔滔不绝说了起来,与其说是讲给埃文-贝尔听,不如说是他被埃文-贝尔激发到了灵感,自己说给自己听。说完一长串之后,马克-扎克伯格不由满面笑容地拍了拍手,“这主意太棒了。”
这就是马克-扎克伯格喜欢和埃文-贝尔聊天的原因,他总是能够给予自己启发,而埃文-贝尔的博学更是让自以为阅读面广泛的马克-扎克伯格屡屡惊叹。
犹豫了一下,马克-扎克伯格出口询问到,“埃文,你觉得我应该将重心放在计算机编程上吗?”
听到这个问题,埃文-贝尔的脚步停了下来,一脸怪异地看着马克-扎克伯格,“马克,你应该不是那种会服从权威、需要听从别人意见的人啊。”
马克-扎克伯格听到埃文-贝尔的话,不由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后颈,没有等待埃文-贝尔的回答,就迈开步伐快步离开了。
埃文-贝尔笑着摇了摇头,也踩着步伐往宿舍走去。马克-扎克伯格似乎有些窘迫,应该是心底的自卑心理有爆发了,所以就先回宿舍了。
埃文-贝尔一边走着,一边拿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在干什么?晚上一起吃饭?”对方回答了几句,埃文-贝尔低低笑了笑,“哪儿吃?披萨?好吧,八点。一会见。”
因为路上打电话耽搁了一会,待埃文-贝尔回到宿舍时,马克-扎克伯格已经坐下来,和比尔-奥尔森、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两个人正在谈他刚才获得的灵感。
看到埃文-贝尔走进来的身影,比尔-奥尔森立刻就扑了过来,“埃文,你就是一个天才,天才。”
爆发继续,稍后还有一更,求订阅。(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