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假期一晃就过了。易歆感觉,也许是因为郑晟的存在,她的这段时间过得又忙碌,又充实。蒋雯如期告别了家,在工作和未来的前景大道上一刻也不敢停歇地奔波了起来,像翻滚永不停歇的车轮。易歆是理解蒋雯的辛苦的——她知道自己现在所承受的劳累和压力,所谓“生活的重担”和蒋雯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易歆已经有整整两个月没听到易綄的消息了,不知道他正在哪个角落发霉呢。听说,他和新欢又掰了,也属于易歆的意料之中。毕竟像易綄这种人,谁又愿意忍受他动辄的冷暴力和极端情绪呢?
学校再也不是从前的光景了。由于疫情的加剧,学校正式进入了“战时戒备模式”,所有保安与员工都严阵以待。学生被政府赋予线上和线下的上学权利,想要在线上易如反掌,入校园才困难繁琐,需要提供各项证明报告。由于易歆小区的特殊性,她又等待了足足一个星期,前后隔离了差不多三周,才重返校园。
在线上学习的这两周,简直是梦魇般的生活。由于很多学习资料的匮乏,易歆和其他一些上网课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跟进格外吃力。很多时候因为设备和网络的缘故,她压根听不清老师在说些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屏幕离黑板距离太远,她根本看不清上面所写的字。一些问题,也无法及时和老师答疑和沟通。这段时间,易歆索性大部分时间都转为自学了。
而郑晟这边,也没有好过哪里去。他是老师,不在学校的后果更加严重与麻烦。他得不停地于他的替补老师协作沟通,解决线上和线下学生的问题。互联网的局限性使他上课讲解的效率低下,内容也更进一步深入。更主要的是,他不在场的缘故使得上课的气氛很多时候一度尴尬。教室里的学生经常沉默不语,鲜有人愿意开口回答问题。
郑晟以为,这样根本没法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专注度,等同于在浪费时间。
他感觉到有些挫败,甚至气馁。虽然去年的停课已经给他打过一剂预防针,但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去年所有人都在线上,气氛不至于到如此糟糕。现在史无前例的糟糕,连续几个问题往往只能换来一个勉强的回答。
但好在有易歆的帮助。她竭力扮演“你唱我和”的角色,试图在每次冷场的时候挽救尴尬沉寂的气氛。虽然仅仅依仗她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维持课堂秩序的,但对郑晟还是非常受用。如果没有她,他都不敢想象课堂的氛围能降低到什么样的冰点。
所幸,像这样的生活总算结束了。和易歆前后脚踏入久违的校园,郑晟竟然还有些激动。
为了方便易歆,郑晟已经决定和她一同进出学校了。因为他有车;所以他每天早上会把车先开到小区门口,然后等易歆一起出发。两人遵循的时间表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易歆对于能够蹭车显得很高兴。她终于再也不用顶着凛冽的寒风等公交车了。偶尔疲惫的她会选择打出租车,但她着实心疼累积下来不小的车费。加上最近检查出了不少出租车司机的患者,这个出行方式也不再安全。
“车不错。”易歆刚跨进车门时就立刻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