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十四章 举步维艰

第十四章 举步维艰

福海农家乐有一栋二层砖瓦结构小楼,当初建起来,连同装修应该花了四五十万。

楼后的山坡上种着桃树、李子树和板栗。春季桃花迎客,夏天李子喜人,到了秋天,还可以采摘板栗,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农家体验。

楼前的小院有简易厨房、库房。院外河边还开辟了停车场。

大厨是宁为海从县城请来的,服务员大多是当地村里的姑娘、媳妇,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了。

与其说它是个农家乐,不如说是把县城里大一点的餐馆搬到山里来经营。除了在菜品上增加一些当地野味,并没什么特殊的。

之所以生意不错,是迎合了那些不想在城里用餐,而希望在山里尝点野味的客人。

根本和大梁接手了农家乐,将福海农家乐改名为“老兵农家乐”。

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安排原来的那些服务人员。

大梁的意思是,原来的人全都不要了,他们重新按自己的标准招工。

但是根本却认为,老员工大多是红火沟村的,如果把他们辞退,还是要从红火沟招人,新招的人业务还不如这些人有经验。

既然初衷是帮助大家一起富,那就应该留下这些老员工。

人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就是菜的问题。

宁为海财大气粗,配菜用料大手大脚,有一辆车专门保障农家乐的采购。

秦根本只有一辆三轮车。

宁为海的菜可以去县城批发市买便宜的。

秦根本只能去镇上采购。如果去县城,那得坐公交车往返,费时费力。在公交车上,还要遭遇司机的白眼。因为大包蔬菜实在太占地方。

量力而行。他们改变了原来的菜单,将那些虚头八脑的名贵菜全都换成家常菜,菜价降低,分量加大。

边大梁把从部队学来的东西南北风味,杂合变通,创造出新的菜品。

秦根本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包括内部员工管理和客人服务。边大梁负责餐食和后勤。

农家乐换了老板,换了口味,生意出现了滑坡。

原来到福海农家乐来的人希望吃到有档次的饭菜,如今虽然便宜了,但是缺少大菜、硬菜,面子上显得不够档次。

老客户不来了,新客户还没有建立联系。生意做得不如意。

有些员工觉得这两个年轻人不会做生意,也辞职走了。

农家乐一度陷入惨淡的状态。

边富贵作为股东之一,强烈要求恢复宁为海的经营方法,保持原有的品味和风貌,以便留住老客户。

根本则坚持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农家乐不是豪华酒店,没必要搞那么高档次。

其实,他心里想的还是,农家乐就要有农家的特色,而且只有降低成本,降低门槛,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来消费。将来做出样子,也才能带领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边大梁没有主意,父亲和战友,两人说的似乎都有道理。

边富贵的股份不占优势。根本做通了大梁的工作,二比一,最后决定还是按根本的思路坚持做下去。

在经营中摸索经验,就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他们不断改进菜品和服务,同时在河口镇和县城的主要路段竖起广告牌。生意慢慢出现好转。

大梁在**多年,掌握了**大盘鸡的要诀。老兵农家乐把大盘鸡作为主打菜重点推介,收到特别好的效果。

可谓一招鲜,吃遍天。没过多久,河口镇乃至整个梅潭县,很多人都知道红火沟的有个农家乐,**大盘鸡是一绝。

一到周末,停车场停得满满的,路边也停了很多辆车。

那段时间,老兵农家乐每天要卖出上百只鸡。有的人甚至从市里赶来,就为尝尝边大梁的大盘鸡。

火爆的生意让两个退役军人激情更加奔涌。

眼看着客人不断地涌入,排队等候的时间一再延长,客人们有了意见。

边富贵从宁为海的红垯公司辞职,专门在老兵农家乐来管账。也许是每天收钱收得手快抽筋了,他的心里乐开花,情不自禁地提出,农家乐要扩大规模。

边富贵算了一笔账,在小院里加盖简易板房,扩充店面,招兵买马。如果店面再扩大一半,到年底,收入完全可以还上宁为海的余款,还有分红。

秦根本是想慎重发展,不想搞得这么火爆。过于快速的红红火火,让他心里有些不安。可是每每看到长长的车队停在路边,客人们排号待餐,他也觉得应该扩大规模了。

一天晚上,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秦根本、边大梁还有边富贵,终于有时间坐在一起,商量着怎样尽快再起一座简易楼,增加二十张餐桌,再招五名服务员。

大梁累得靠在沙发上抽烟。

富贵拨着算盘合计着收支。

根本拿出纸笔准备描绘蓝图。

这时,屋外的公路上传来“轰隆隆”的声音。

秦根本对这种声音很敏感,随口说了一句:“这么晚了,哪来的挖掘机,还不止一辆。”

边富贵和大梁并没在意他的话。

过了一会儿,有人在院子里喊叫:“老板,还有吃的吗?”

秦根本走出去,看到三个男子站在院子里。

他说:“不好意思,大厨和服务员都已下班了,没有吃的了。”

“随便炒几个菜就行。”三人中的一人说。

“真的抱歉,厨师不在,随便搞,咸了淡了也不合你的口味。要么,你们看看别家还有没有吃的。往沟口方向走二里路,那里有个小餐馆。”

秦根本不想再给大梁增加负担了。大梁忙了一天,够辛苦的。

“你这老板真是死心眼。”那人说,“最后一顿生意,你还不抓紧做。过了今晚,明天可就没机会喽。”

三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根本看着那些人的背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们说的“最后一顿生意”是什么意思呢?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