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尤虹对秦根本彻底失望了,她已经做好调到县城的思想准备。
后来的事,让她改变了主意。她的心又回到了秦根本身上。
不过,她也学聪明了,不会再主动去接触根本,她要做一个矜持的姑娘,等着秦根本来找她。
红火沟村小学开学了,学生们看到尤老师还在。她并没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调到县城去教书。
秦根本帮着尤虹栽树期间,尤四福从县城回来过一趟。
对于尤虹的未经允许,在山地栽果树的举动,尤四福没埋怨女儿。
尤四福并不看好猕猴桃,有女儿的坚持,有根本的帮助,他乐见其成。
种得好,有收益,皆大欢喜。种不好,没收益,甚至亏了本,他也无所谓。反正那二亩山地从来就没挣过钱。
令尤四福不安的是,尤虹始终不肯答应宁非。这让四福在红垯公司上班很不自在。
尤四福很清楚,他能谋上红垯公司的差事,不是因为有文采,而是因为他有可能成为公司副总的老丈人。
如果不是因为这门亲事,他一个残疾人,红垯公司会收留他,给他开那么高的工资?
尤四福心里着急,劝过女儿多次。尤虹就是不同意。
事情有时就那么奇怪,按说依照宁家在县城的地位和财富,宁非想要找个女朋友并非难事。
可是,宁非偏偏就看中尤虹,非尤虹不娶。搞得宁为海也很为难。扭不过儿子,只好想办法帮儿子。
尤虹本身很优秀,宁为海也看在眼里的。这门亲事若能成,对宁家是大有好处的。
于是,尤虹就被夹在宁非与秦根本之间。宁非就像粘在尤虹脚底的口香糖,想蹭掉它,也不容易。
……
时令过了惊蛰,万物开始复苏。
红火沟的草还没有变绿,柳树的叶子也还没有长出来。村民大多还在沉浸在冬天的闲适当中,而渭河川道上,徐家庄的果农已经开始在地里忙开了。
徐吉庆给秦根本打了电话,让他带上人来猕猴桃地里“掰娃娃”。
这是当地人的土话,就是在猕猴桃发芽时,把刚刚露头的多余的芽子掰掉,不让它长出来开花。这样可以控猕猴桃开花的数量。如果不控制,开花太多,果子就长不大。
徐吉庆手把手地教,秦根本用心地学。大梁也跟着去了。徐家的这几亩地,就成了根本学习栽种技术、积累经验的试验田。
秦根本在徐家庄干了几天活回来,发现红火沟的人似乎才睡醒。
大伙儿纷纷下到地里,查看自家种的猕猴桃树活了没有。幼苗吐出新芽就证明活了,如果树皮皱起又未发芽,那就是死了,需要补苗。
趁着早春时节,根本又跑了一趟农科城,给村民采购了一批树苗,大伙儿把死的树挖掉,把新的苗栽下。
清明过后,猕猴桃的叶子冒出来,各家各户的树苗长势都不错。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果树搭架。
猕猴桃是藤生果树,像葡萄,藤条要缠在架上才好往上长,果子也才挂得住。
秦根本早就从徐家庄学来搭架的技术。可是,要把徐家庄的技术搬到红火沟来,真不是件容易事。
徐家庄的村民家底子厚,果农的科学管理意识强。他们在搭猕猴桃架的时候,一步到位,全都采用的T型架。立柱和横梁用的材料是混凝土杆。横梁上的铁丝用的八号丝。
猕猴桃树苗挂果之前,必须将它引导到架杆上。树苗栽活之后,栽杆就成了当前最得要的事。
这些混凝土的架杆不是凭空生出来的,是要买的。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资。红火沟的村民又犯难了。
有人开始发牢骚,一分钱没见到,体力活儿干了不少。买树苗花了一笔,八字未见一撇,栽架杆又得一笔钱。
其实,也不是红火沟的人不想好好干,实在是因为他们家底太薄。尽管他们有些懒,但是他们还是宁愿出体力也不愿出银子。
但凡提到要出钱,他们要么往后缩,要么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