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五十一章 药材发家

第五十一章 药材发家

村民开三轮车的,骑电动车的,骑摩托车的,还有骑自行车的,当然也有背着手走来的。

尤四福种的蒲公英是第二年了。这时节,正是第一茬蒲公英将要收割的时候。

尤四福穿了一件老式的传统短褂,脚蹬白底黑面的布鞋,像个太极拳师。

根本和大梁找了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看这戏怎么演。

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拿着话筒首先讲话。

那人是红垯制药厂的厂长,他说制药厂即将开业,需要大量蒲公英。

红垯公司宁总是红火沟的人,宁总希望通过发展药材业,带动红火沟的村民致富,让红火沟红火起来。

厂长还承诺,今年收购的蒲公英,将在去年价格的基础上,翻一倍。

现场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巴掌拍得啪啪响,叫好声一个接一个。

尤四福作为最早的受益者,介绍了自己如何在这片地里种蒲公英,如何一年收获四茬药。

尤四福还说,种药材省事,种子不用自己买,红垯制药厂免费赠送。种好之后,除了偶尔锄锄草,基本上不用管,就等到长到足够的高度,下鎌收割就行。

尤四福还特意强调,当初,他这块地准备像秦根本一样,也栽猕猴桃的。但是宁为海提醒了他,种树不如种药。

现在他庆幸自己选对了,做对了。秦根本的猕猴桃已经两年,一分钱没见着,而且一再投入。他的蒲公英,已经卖了一年钱,今年的收益肯定会翻番。

众人听得不住点头。

有些人后悔不该轻信秦根本。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

“尤四福,你说种药材那么好,你的山地为什么不种药,也种上了猕猴桃啊。?”

“你是不是也害怕种药靠不住,才又栽了猕猴桃啊?”

“尤四叔,你脚踩两只船,让我们怎么相信你啊?”

尤四福显然是见过世面的,对于村民这些质问,他一点也不慌。

他说:“你们不知道吧,我种药,也种猕猴桃,不叫脚踩两条船,也不是担心种药靠不住。我是要通过这种直接的对比,让大家看看,到底种药划算,还是栽果树划算。”

“哦,喔,好”众人起哄着。

“事实胜于雄辩。”尤四福接着说,“我自己就是例子,我有最切身的体会。种药材好,种药有保证。你种多少,红垯制药厂收多少。你若是栽了猕猴桃,到时卖不出去怎么办,可没有一个果品厂等着收你的果子哦。”

“是,对,四叔说得对。”

“嗯,有道理。”

大梁看看根本,说:“尤四福完全被宁家收买了。说起话来一点不惭愧。”

根本说:“有些事,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能用事实事教育群众。天要下雨,人要种药。我们有什么办法。我们尽量做好自己的事,能带动几个是几个。慢慢来。出水才见两腿泥。”

这时,秦有仁从自家猕猴桃地走了出来。

有人看见他,就起哄道:“老秦叔,说说你家的猕猴桃收入了多少钱,比得过尤四叔家的蒲公英吗?”

秦有仁瞪了一眼起哄的人,又用烟锅指了指尤四福,说:“四福,小心闪了你的舌头。”

尤四福笑着对秦有仁说:“有仁哥,我只是讲事实。我希望明年你的猕猴桃大丰收,大卖钱,到时也办个现场会。”

秦有仁没有理会尤四福,背着手,扭着头,从人群中挤了过去,往家里走了。

可以说,红垯制药厂的现场会是成功的。

虽然已经栽种了猕猴桃的人家,不可能再把树挖掉改种蒲公英,但是毕竟栽树的只占三分之一。还有一多半人家,保持原来的耕作方式。

这次现场会后,又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选择了种药,另有三分之一仍在观望。

如此一来,种药的,种树的,基本上户数差不多。

到底谁能卖钱,谁家能致富,就让时间来说话吧。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