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五十七章 花开千朵

第五十七章 花开千朵

在等待水利局批复期间,根本多次去徐家庄照管那里的猕猴桃。

果子太密,他就学着疏果,把个头小的,长相不好的,提前摘掉,免得与好果争抢营养。

徐吉庆告诉他,桃子要讲质量,不要在意数量。质量好,出手就快,价格也以叫得上去。若是果子密度大,收获了一大堆次桃,数量再多,也卖不了几个钱。

在徐吉庆的指点下,徐家的猕猴桃长势不错,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个丰收年。

那天,根本还在徐家的地里照看猕猴桃,县水利局打来电话,说他上报的方案领导批准了,让他去水利局领批复和资金。

根本放下手中的活,立即开着三轮车赶往水利局。

领导的批复给他了,但是批复并没有同意他上报的方案。

根本拿到批复时,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问过负责的同志之后,他才心满意足。

水利局的工程师根据秦根本报送的方案进行了测算,他们觉得秦根本设计的渠线不合理。

根本那是没办法,他要设法绕开宁为海那片山地,只能选择这种劳民伤财的路线。

水利工程师直接修改了水渠路线。修改后的线路几乎与秦根本第一次的设计的重合。

可是,这路线明显要经过宁为海家的山地啊。

根本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水利局的干部解释道,兴修水利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修渠过程中涉及用地时,有专门的政策规定如何处理。

像红火沟这条水渠,因为要从村民的承包地上通过,政府会负责征用,并由水利部门按标准,给予被征地人适当补偿。

也就是说,有水利局出面去做宁为海的工作,而且征地费用不需要红火沟村民支付,水利局有专项资金出这笔钱。

秦根本没想到,水利局把事都做到这地步了。这样的政府真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他还有什么犹疑和顾虑呢?干就是了。

根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水利局的批复来到河口镇,将上级的批复交给镇上水管站的同志。

水管站的同志按照上级要求,迅速做出反应。他们下到红火沟村,在宁支书的配合下,找到宁为海,很快就解决了土地的使用问题。

宁为海有些不乐意,但他是个懂法的商人,在这些事情面前,他心里明得像镜子。

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他是无条件地配合,还说了许多大公无私的话,让水管站的干部觉得红火沟的人觉悟还是蛮高的。

方案批准了,经费也已到位。秦根本一声号召,村民再次行动起来。

不到一个月,水渠就修成了。试水那天,村民们都聚到新渠和原来渠道的接口处。

上午十点,一股井水涌入红火沟的渠道。

看着这股清流,秦根本的心头涌起无限感慨。

回村两年了,这是他干成的第一件大事,为红火沟的改变奠定了一点点基础。就连向来不看好他的老父亲,这次也为儿子的倔强所折服,并且以他为荣了。

为了用好水渠,秦根本制定了用水规范。大伙推举边富贵为水管员。但凡谁家要用井水浇灌,先到边富贵那里报名登记,富贵前往702厂协调抽水。

浇完之后,富贵统计所用的时间,核算费用。严格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任何人不能插队,接退水的位置就定在新老渠的接口处。

用水制度刚颁布,就有人向边富贵申请要抽水浇地。谁啊?尤四福。

这可把边富贵难住了。当初修渠的时候,尤四福没出过一天的工,最初投资修渠他没出一分钱,现在渠修好了,他要来浇地。该不该同意呢?

边富贵拿不定主意,便和大梁一起来找秦根本商量。

边富贵的意思是,凡是没有参与修渠的人,都不能用这条渠浇地,否则对修渠的人不公平。

可这渠是政府出资修建的,不让别的村民使用,也不合情理。大梁建议召开村民会议,由大家商议决定。

根本没有同意。他的意见是,应该让这部分村民也享受到水渠带来的红利,只有这样,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他们才会积极参与。

但是,他们的使用费要提高,比参与修渠的人要多收一部分钱。这是合情合理的。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