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海雾 > 第13章 天才

第13章 天才

这个时代,从“大坍塌”之前到如今,愚蠢的人愈发愚蠢,而聪明的人愈发聪明。

过去的大学被保留了下来,这是给社会精英和有理想要在学术界大干一场的年轻人们准备的,十六岁提供入学考试,通过考试后是八年制的学习生活。

大学的数量少了,门槛也比过去高了不知几倍,尽管有学生补贴,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仍然比过去呈指数级增长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甚至于说一个普通家庭要供养一名大学生,几乎要倾家荡产。

而之所以说刘在存天才,就是因为他在考大学的入学考试前——那时候他十六岁,还没到法定能植入“知识芯片”的年纪,就单单靠自学全部学完了联科大理论物理系包括狭广义相对论、超弦理论、大统一场论等等所有基础课,还参与了几名联科大老师的论文发表。

——联科大,全名联盟科学院大学,是联盟搞科研方面最顶尖的学院。

而联盟科学院,集中了全联盟最顶尖科学家的地方,就在联科大隔壁,不少联科院院士都在联科大兼职任教。

刘在存从联科大毕业,原本八年的课程用六年就读完了。

鉴于正常来说,联科大的课程设置之不合理和傻x,以至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都要延迟毕业——其中最牛逼的是一个八年课程念了二十五年,比上课老师年纪都大的哥们,到刘在存毕业那年,这位哥还没修够学分:联科大没有开除的说法,什么时候修够学分什么时候让你走,修不够就是你天天在学校扫厕所也不放人。

故联科大一向有联盟第一男子监狱……学生男女比例八比一的美名。

由此可见,刘在存这种毕业学长,哪怕在联科大,都是传说级人物。

但刘在存从没把自己当成天才看过。

他甚至常常认为,他在科学这条长路上,不过是个比别人多了些好运气的普通人。

因为真正的天才太多了。

在试验站,刘在存绝不是那个最亮眼的。当年是他们几个从联科大毕业的同学一起做研究,有了“普罗米修斯”工程的最初想法,工程审批下来后,他们几个都振奋得好几天没睡着觉,每个人都想大干一场,都自愿签了保密合同进了试验站。

刘在存是02,除了他,还有03,07,10……

以及01。

——真正提出“普罗米修斯”和支撑着“普罗米修斯”运作的核心理论的那个怪物,一个比刘在存还小两岁的学弟。

如果问刘在存,他认可的“真正的天才”都有谁,刘在存的回答是且仅仅会是01。

每个时代都总不缺乏科研天才。

但01的天才程度不会让他仅仅是和一群天才在这个时代中群星闪耀,而是在此时代中,他即为唯一的光。

刘在存只能用怪物来形容。

联科大八年课程,刘在存用了六年读完,除去休学不知道跑哪去干什么了的那一年,01用了五年……但他和01的区别远远不仅仅在于这一个学年。

提前毕业听上去很酷,但只有刘在存自己才知道他为了提前毕业,那几年每天都在白天晚上连轴转,周末休息都不敢,饭没法按点吃,口渴了也得等实验做完再喝水。六个学年,十二个学期,刘在存瘦了将近四十斤,才堪堪在第十二个学期修完最后一个学分。

联科大的选课没有大一大二大三的区别,只要你能力够,随便选课。

刘在存大三和01大一选了同一门课,那一整个学期,他都没在课堂上见过01,最多偶尔会在下半夜的实验室碰见,他要去睡了,01才刚刚来。

其他的更多时候,01都好像在学校的不知道的哪个犄角旮旯里一个人呆着,与世隔绝。

可到了期末,刘在存因为没赶上自由分组的最后时限,被迫跟没人要的01分到了一组做课题研究的时候……

他险些以为他遇见了联科大的唯一真神。

一篇普通结课论文,交上去后,刘在存和01双双被物理学院的院长叫过去了,被院长亲自审问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要不是后来他俩通过了学校专门为他俩准备的答辩考试,险些就被当作找大佬代写论文、考试作弊论处。

两名持枪卫兵从升降梯门后率先进了会议室,树桩一样一动不动地守在升降梯门两侧。

升降梯门大开,会议室中几人老远就听见靳委员长殷勤得不能再殷勤的抑扬顿挫宣讲:“执政官阁下,我们试验站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做得非常之好,每个研究人员都是有高觉悟的研究人员!我们心向联盟,就算被敌人用枪指着头,都绝对不会做出任何背叛、损害联盟利益的事!俗语说得好,士可杀,不可辱!在这种全人类社会的危难时刻……”

刘在存尴尬地看向星姐,而一向稳重内敛的星姐这回难得翻了个白眼。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