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中学是建国初期就建立,历史较为悠久的一所学校,自建校起,学校就有一本专门面对教职工的校内刊杂志,名曰《百鸟朝凤》,主要登载一些学校重要文件、教情通报、理论前沿、优秀教案展示分析等一类的文章,后来也开始选载一些教师的优美心得体会和精悍教育感言一类作品。
这内刊每月一期,风雨不断,已经坚持了五十多年,所以,在全市教育系统小有名气,而且还成了本市教育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每刊印都礼送各兄弟学校用以交流学习。
这本内刊一直是由校党委的一位副书记挂着主编,实际上,仅仅是挂个招牌而已,真正的主编责任是由挂副主编的历任语文教研室主任承担着。
樊华等数十名高学历的教师进入凤凰后,许多年轻的教师就提议扩大版面,增加文艺副刊。
樊华担任语文教研室主任后,自然就成了这内刊的副主编,她本身又是不折不扣的文青,于是立即回应老师们的呼声,撺掇着就把这内刊加了页数版面增加了文艺副刊。
校刊改版以后面目更加时尚亮丽,内容也更加精湛,当然也更加“文艺”了,不仅保持了纸面印刷,还增加了网上电子版。
于是,这凤凰的内刊几乎就成了“外刊”,市内的许多老师都经常传阅。
现在,这“副主编”的担子又落到了郝小雨的身上。
郝小雨编辑的第一期就是暑假首月的7月号刊。
7月号刊,有六月的工作垫底,内容还算充实,可到了八月,可就找不到可以登载的东西了。
这七月已是暑假,暑假里,学校新颁的文件少了,可供展示的优秀教案也没了来源,大部分老师回家休息自然“心得”就少了,“感言”也不再“感”,郝小雨为了搜集稿件急的焦头烂额。
无意间,她发现了靳晨发给樊华的一段微信,便注意上了。
靳晨发给樊华的这大段微信是有前因的。
樊华在自培训回来后,就一下子扑进了学校,直到整个七月,溪溪一直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家。
樊华每天晚上才回家,第二天几乎是一睁眼又离家,孩子要继续寄放。所以,这期间,她没了回自己新家住一晚的由头,自然和靳晨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单独见面的机会更是没有。
虽然,两人平时即使是单独见面,也没有太煽情的话语,但心内的激情却都藏在笑闹中,化进了神情里,随时随地随口的传递抒发了出来。
两人心有灵犀,自然心照不宣一点就通,都收进了各自的心中,每每的犹如春风化雨,淅淅沥沥的滋润着心田。
这一突然的“隔离”,樊华忙中尚未有感觉什么,但靳晨却平添了某种丝丝缠缠的念。
这念,不浓,却纤细缠绵。
某个下午,夕阳瑰丽,晚霞斑斓,靳晨出发归来的路上,停车山岗驻足观望,便突发幽情,于是便给樊华发了大段微信,取名《本真》。
他还提前说明,这是路上见夕阳远山偶感,不是对她的煽情。
大段微信文字如下:
本真
一
我拽着你思想的缆绳
高上,到你的山上
凝视你的眼眸
一如深泉的清亮
需要,在万籁俱寂中,
用心才能倾听,
你本真的流淌
我的思想深入进发丝
抚摸你的本真,你本真的鸟鸣
回荡在树林间翠绿上
那是你的思绪吗?如溪
婉转揪心的流淌
高峰奇崛,朴素的雾掩藏
温婉的植被覆盖一副高扬
浓郁的绿,是追求的繁茂
情绪无声的疯长
我惊叹,
你这本是雌性的山体
怎会长出一道道
超脱烂漫花谷
雄性傲岸的山梁
我真想哭倒在这奇峰上
让泪水的激越,渗透
你青春的土壤?
滋润出喜悦的小草
蔓延,一坡我的诗章
在你的葱茏本真上
二
我沿着你那些蜿蜒的情绪
步入你的幽谷,情绪灵犀导向
我深入的步履,愈进愈近愈迷失
欣赏的初始溶解,大脑被同化,
颠覆了原本徜徉的倪想?
摸着一个立体的心灵,
看你浓郁的风光,
肥沃的土壤,万千生动生长
融进丛里,不见艳丽的花朵
只有丰硕的果子,我摘取品尝
红色的是山楂,
青涩的红豆还在绿叶下生长
奥,你这多情的土地,
种下的是多情的畅想
长出的是善感的忧伤
喜悦也拖着同情的藤秧
三
你的吟唱,袅袅如丝
缠绕我的心房
我攀着你微笑的阶梯
挥霍,你对我探究你隐私的忍让
趁着你的默许,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