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少爷 > 第19章 第十九章 新雪

第19章 第十九章 新雪

大年三十这天,陈彻如以往一般赶赴码头搬货。

今天都是些米粮食物一类的货物,来进货的商贩坐在一边和工头聊着天。

陈彻几次往返,利索的搬着货,待事情做得差不多了,他正仰头喝水时,那边坐着的工头忽然叫了他一声。

“陈彻。”

陈彻闻声看去,连忙拧好瓶盖,小跑着走过去,“诶,什么事?”

“这是苏城的贾老板,看你干事麻溜,赏你个橘子吃。”工头说着,将一个橘子丢到陈彻手中。

陈彻笑着接过,看向旁边一脸和蔼的贾老板,说:“谢谢贾老板。”

“没事没事,我看这里面你搬的货物最多,也辛苦了。”贾老板笑着说道,拍了拍身旁的位置,“货也搬空了,你过来歇会儿吧。”

陈彻听着这话看了工头一眼,见工头点点头,他这才坐下。

贾老板似乎真的只是叫陈彻歇一会儿,坐下以后他就再没有和陈彻说话。

对此陈彻也不在意,静静坐在一旁剥着橘子,听着贾老板和工头聊天。

“今年的橘子质量一般,不是很甜,价格跌了点。”贾老板对工头说。

“今年雨水太多了,明年应该会好点。”工头说,“跌到多少一斤啊?”

“去年贵的时候十文一斤,便宜的时候六文,今年最多八文,低的时候五文文。”贾老板漫不经心的说着,“合计上船运费这些,也就差不多回本。”

“那是跌了不少。”工头点点头说。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陈彻的注意,他将一片橘子放入嘴中,还记得前段时间大牛说过的价格。

一文三斤,这是老板的进货价格,但他们运到省城卖,哪怕最便宜也有五文一斤。

陈彻这段时间在码头上班,对船运费有了个大概了解,如果按此算,不说一本万利,但绝对不止刚巧回本,赚得实属大头。

这事就这么被陈彻记在了心上。

直到贾老板离开,他才凑近工头问,“咱们这边的橘子在省城买得那么好?”

“嗯。”工头瞥了陈彻一眼,笑着点点头,“橘子好收藏,一船送到省城都烂不了几个,但这其中主要还是侗乡橘子卖得好,个大质量好,城里人都爱买。”

“诶,陈彻,我记得你是雁乡的吧,侗乡就在你们乡隔壁你不知道?”

这事也不能说不知道,但要说清楚明白,陈彻也就是有所耳闻。

侗乡漫山遍野有许多橘子树,主要是大牛一家的,他偶然听大牛说过橘子的价格,但具体一年卖多少赚多少他却是不清楚的。

一整日忙忙碌碌就这么过去了,陈彻下班已经是下午快挨近傍晚的时候,他拧着早已买好的桂圆和冰糖,急匆匆的赶上牛车回家。

年三十这天还是很热闹的,镇上街道有人放着鞭炮,远处小孩拿着几根烟花玩得乐呵。

陈彻坐在牛车上一路看过去,走马观花似的看着心情也不自觉被年味带得美妙。

路过卖烟花的小摊,陈彻忍不住也买了两小把,他倒是不爱玩,但他想带给许棠生。

回到家的时候如陈彻所料,已经是天黑时候的事情了。

他提着东西往家里赶,只想着阿娘一个人在家,要尽快回去陪她一起过大年三十才行。

远远他便看到家中亮起的烛光,他知道那是阿娘在等待他归家,走路的脚步也不自觉加快了许多。

而当他冒着寒风推开门时,在家等待他的,不止是他的阿娘,还有许棠生。

桌上的小炉子煮着什么东西,冒着袅袅热气,而轮椅上的许棠生扭头朝他看来,眉眼带着笑意,与那昏黄的烛光照映,好似漫天星光。

“阿彻,你回来了。”许棠生说。

他就好似那等待伴侣归家的恋人。

陈彻愣了半响才反应过来,摸了摸后颈,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你怎么来了?”

“阿彻在码头搬货,我听说得今天下午才结束,估摸着你归家得夜里了,我与阿福两人在家也是孤单,不如和伯母一起,这样还热闹些。”许棠生笑着解释。

陈彻点点头,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坐到许棠生身边。

他心里知道许棠生的用意,说是孤单其实不过是因为他不在家,许棠生考虑到他阿娘一个人在家孤单,这才来了他家的。

到底是许棠生为他着想的更多。

“我和伯母想了很久今夜年夜饭该吃什么,刚巧我家有个小炉子,便决定吃火锅了。”许棠生说着,将一双筷子递给陈彻,“阿彻来的刚刚好,才点上火,你就到了。”

桌上是热气腾腾的火锅,边上的摆着肉和蔬菜,四人围在一张不大的桌子前,周遭暖烘烘的一片,倒也是好不热闹。

陈彻很少过这么热闹的年,自小他家就只有他和阿娘,虽然不孤单,但却不能不说一句冷清,而如今这一切都因为许棠生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心中软得不行,好似一锅黏糊的热年糕,很多话堆积着,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棠生。”陈彻轻声叫道。

阿娘正和许福说着话,所以他这一声只有坐在身旁的许棠生听见。

许棠生扭头看来,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嘴角还沾了点火锅的油渍,“嗯?”

很显然,他很高兴。

陈彻轻笑了声,指腹抹过许棠生的唇角,将油渍擦干净,他说:“谢谢。”

听着这话的许棠生扬扬眉头,他抓住陈彻的手,问:“阿彻谢我什么?”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