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凡出生开始只有母亲林佳陪伴。
五岁开始,林佳卧床,身边仅有辛禾一人。
对于一个八岁的女孩,正是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生活的对比。
父母亲情。
她对于金钱地位还没有产生认知。
对于她来讲,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
也是从三年前,辛禾放下了手上的全部事业。
在最当红的时候选择了退隐。
她很想给林思凡这个可爱而又并不幸运的小姑娘一个完整的童年。
但是人和关爱,任何感情都比不上亲人在身边。
在林思凡小小的心里。
她每天都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好转,能够每天送自己上学。
每天放学的时候,能够站在众多同学家长的队伍中。
她还会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对所有人介绍自己的母亲。
她可以分享自己获得的荣誉。
可以把每天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讲给母亲听。
她更希望每天醒来都能看到母亲的笑脸。
甚至曾经设想过无数次,没有笑脸都可以接受。
每天入睡前,能够亲亲抱抱举高高。
然后甜甜的说晚安。
可是这一切,林思凡并不能拥有。
单亲的家庭孩子容易早熟偏激。
可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女孩,相比于男孩心思更加细腻。
林思凡已经在这样的生活里学会了沉默。
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分享欲。
甚至许许多多的心里话,她只有一个人躺在小床上的时候。
才会一遍一遍对着母亲的相片说给母亲听。
这些事情以及林思凡的一系列变化。
辛禾都看在眼里。
所以她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陪在林思凡的身边。
然而,母亲是不可代替的。
有些话,有些思念只能说给母亲听。
可是,母亲的病情三年来越发严重。
林思凡的心思越发敏感。
辛禾想过许多办法,但都无用。
可是忽然有一天,林思凡兴奋无比。
当天晚上把自己的计划全部说了出来。
那是林思凡第一次参加节目的时候。
她想给母亲看病,还想外公能回来。
为了这个小小的心愿,林思凡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
上传作品。
当一次次获得网友喜欢之后。
林思凡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为她看到了希望。
母亲能够接受更好地治疗的希望。
甚至母亲可以康复回家的希望。
此时希望破灭,林思凡哭泣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