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智渊网络科技忙着解决内部纷争的时候。
南星也跟几家投资公司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同时进行了一番内部调整。
光敏传感器项目,其实已经独立出去了。
现在也正式挂牌,成为“光星传感器有限公司。”
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对股份上进行了重新划分确认。
目前软银持有5%,37位高级工程师共同持有6%,10%作为高管及员工奖励机制.
再拿出9%融资,剩下的70%全部由李献占有。
充分保证李献对光星传感器公司的控制权。
股份目前就这样了,现在要考虑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
在南星释放出5年内不会IPO的风声后。
依然有多达7家大型投行以及11位天使投资人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
包括高盛、华平创投、英特尔、IDG创投、软银等等。
至于红杉资本,这个最负盛名的投资公司。
被南星科技直接拒绝,这让沈北坤欲哭无泪。
另外还有那些天使投资人,在圈内出了名的坑。
都想搭上光星传感器这艘船赚笔快钱。
而且投资的那点钱对于南星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钱少事多瞎咧咧,这种人即使有点关系,李献也不伺候。
七家大型投行各有各的优点。
前三家在鹰酱国那边关系深厚,对以后在那边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股权问题上肯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
后面几家在国内人脉甚广。
尤其是鼎晖创投。
前些年一直投资房地产市场,关系不用说了。
经过深思熟虑后,又刷掉了两家。
保留了华平创投、英特尔、软银、IDG创投、鼎晖创投这五家公司。
这五家投资公司各有各的优势,很难说清到底谁更优秀一点。
下面就是进行意向性接触了。
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光星传感器手中。
虽然常理来说投行有钱是大爷。
但光星有技术又有庞大的市场做后盾,根本不怵。
一家家接触,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因为0.1%的股份在未来都可能涉及到千万米元。
谈判工作有公司专门人负责。
作为老板,李献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技术这一块。
光敏传感器已经正式走出产线,下一步就是3D模型理解重构跟景深探测的结合。
只要把这一步解决了,那官博上挂着的视频内容就能真正的实现。
李献待在研发部这边,整理相关算法的时候,电话响了。
一看号码,吕秀川的来电。
于是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走到窗边接通电话。
“吕总,什么情况?”
吕秀川开门见山:“有两个大股东还在考虑。”
听弦音而知雅意,他一开口,李献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