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天恋 > 三十九

三十九

张倩出门到公共洗漱间洗好手,坐到桌前,宋良骥揭开盖碗,一下就飘出了腊肉特有的香味。

哪知道,张倩闻了一下,就作起呕来。她连忙跑到门外,来到草地,呕吐不止。

“怎么啦?”宋良骥追出来,轻轻拍着张倩的背。

“良骥,不要紧,张倩八成是有了。”谢婶儿有经验,她让宋良骥不要担心。

谢家、尹家的人都跑出来。

“真的?”宋良骥真大了眼睛。

张倩好点儿了,她站起来,对他点点头。然后,跑回屋里,从床头拿来检验报告,递给宋良骥。

宋良骥看后,两手一举,大声喊起来:“我宋良骥有后啦!”

谢平牵着欣雅,最先来到门外,欣雅问他:“爸爸,爸爸,什么叫有后啊?”

“就是你张倩阿姨要给你生弟弟啦!”谢平高兴的对欣雅说。

“嫂子,祝贺你!”李月英、蔡兰英跑过来,一人拉着张倩一只手,替她高兴。

“老宋,你这是双喜临门!”尹老拐还没有回到家,祝福就先送到了。

西安红旗路,有个红旗厂,是一个航空制造企业。航空系统的厂所领导干部会在这里召开。会议还没有结束,空军领导就开起了会中会,听取611所研制情况的汇报。

厂招待所的一间会议室里,“铁三角”正在做汇报的准备工作。宋良骥将汇报材料,一份一份的放到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座席前;谢平、尹老拐正在支图表架。谢平一边打开折叠图架,一边对宋良骥说:“不知我们这回能不能过关?”

“不好说啊。”宋良骥没有把握。

“我说你们怎么总是说丧气话,现在我们的指标,高出歼八一头,空军还能不满意?!”尹老拐信心十足。

“算了,已经更改了三次战术指标了。”谢平对上级的这种做法,十分不满。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高指标可以逼着我们去钻研;但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太差,造不出来也是白搭。”宋良骥对东风113失败的教训,刻骨铭心。

“整好了吗?领导们来了。”王百寿进门就问。

“好了,好了。”宋良骥发完资料,连忙帮着挂图。

他们刚刚准备好,毛主任就陪着五六个身穿空军军服的领导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七八个身穿老百姓服装的专家。只见侯继远跟在首长后边,朝宋良骥笑着点点头。“铁三角”连忙站好,鼓掌欢迎。他们等空军首长坐好之后,来到会议桌的短边。宋良骥正准备坐下,侯继远悄悄走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在他耳朵边说了两个字:“祝贺”,就回到他的座位,赶紧入座。

宋良骥十分理解,首长在,他不敢造次。他看了看几个领导,除了侯继远,其他的都不认识;专家当中,倒认识两个,一个是626所的总设计师程纬禄,在A市时,见过几次;另一个是西工大的教授罗时钧,他是宋良骥在哈军工上学时的老师。

汇报会开始,会议由六院主任主持。宋良骥一看傻了眼,风院长到哪里去了?他连忙悄悄地问身边的程纬禄总设计师。

程纬禄小声地对他说:“还在农场。”

宋良骥心里一沉,叹了一口气。

六院的那位新任主任笑着对大家说:“今天,空军冯副司令在百忙之中,来听取我们的汇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冯副司令光临指导。”

在热烈的掌声中,冯副司令抬了抬屁股,朝大家点点头。

“司令,你是不是先作点指示?”六院的主任俯首问他。

“先听听再说。”冯副司令拿起桌上的毛巾擦了擦手。

“那好,下面请611所副主任王百寿同志汇报。”六院的新任主任看着王百寿,接着说:“王总,你就开始吧。”

王百寿打开面前的方案,抬起头,说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面我汇报一下,我们新研究的气动布局和性能参数。”

王百寿不卑不吭,细致而严谨的汇报了一个小时。

冯副司令听后,对在座的几位专家说:“你们几位说说,怎么样?”

坐在宋良骥身边的程纬禄总设计师首先发了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先说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程老总,你就别客气啦!”冯副司令笑着对他说道。

程老总功勋卓著,连冯副司令对他都礼敬有加。

“听了一遍,给我的感觉是指标很高,性能不错,除了航程短点儿,应该说,性能和美国的F4相当,实用高度还超出不少。下一步,你们要重点关注一下发动机的研制情况、热强度、刚度、重量和耐高温的材料。”程老总评价很高,还指出了下一步要注意的问题。

说是注意,实际上就是面临的困难。

接着又有几位专家发了言,基本都是持肯定态度。没有发言的就剩下中国超音速气动泰斗、西工大的教授罗时钧了,大家的目光一起注视着他。

只见罗时钧合上面前的材料,抬起头,对冯副司令说:“这个方案值得肯定,可以说达到了二代半战机的水平。它来自米格21,又高于米格21。程老总已经说了,我就不重复了,制造这样一款高空高速的战机,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希望领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把它造出来!”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是一边倒,肯定和赞扬。毛主任高兴的笑了。

不料,形势急转直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冯副司令开口就给与了否定。他说:“这个方案,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米格25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同志们啊,我们要奋起直追。歼八指望不上了,它就是一个放大了的米格21。我现在就看你们的啦,指标要提高,‘双二五’太小,‘双二八’太高,‘双二六’正好。怎么样啊?”

“双二六”就是每小时最大飞行速度两千六百公里,最高升限两万六千米。航空人说话,都是这样,怎样简便怎样来。

指标这么高!在座的专家都惊讶的望着冯副司令。

冯副司令明显是问611所领导的,可王百寿不作声。他要是答应了,搞不出来,给领导的印象还不是一个牛皮大王。要是不答应,甚至否定,与领导顶着来,有什么好果子吃?!

毛振中不懂设计,但从场上的形势,也明显感到了问题的严峻。

就在这时,宋良骥不合时宜的开了口:“首长,我们的发动机马力不够,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真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毛主任从他两道缝的眼睛里,向宋文骢射去了两道精光。

可王百寿却对他赞赏的点了点头。

真是苍天保佑,冯副司令没有训斥。他看了看宋良骥,然后转过头,对大家说:“这个你们就不要管了,上级正在考虑进口英国的贝斯发动机。”

贝斯发动机的确不错,它就是美国F4战机的心脏,宋良骥对它的性能再熟悉不过了。于是,他又对冯副司令说:“贝斯发动机的马力比我们的涡扇6还小。”

“我们把它的专利买回来,吃透它,就能造出更强大的发动机。”冯副司令的态度十分坚定。

但他小看发动机了,这牵涉到工艺、材料等一系列的问题,谈何容易?!

说句公道话,当时小看发动机的人,不是他一个,比比皆是。

“还有耐热材料。”宋良骥不识时务,他的那个倔劲又上来了。

“小宋,我们回去贯彻冯副司令的指示时,再讨论吧!”毛振中在抗战时期就是团长,对部队的这一套,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么大的首长,撤一个小组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毛振中开始保护宋良骥。

毛主任保护了一个,却没有注意到另一个,那就是谢平。

他可是一个火爆脾气。他实在按捺不住,牢骚一下就冲出了口:“指标都变了三次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搞不完的方案吹不完的风,这没法干了!”

众人大惊。

只见冯副司令的脸一下拉长了,陡然变色,瞪起眼睛,看着谢平。

就在他正要开口之际,侯继远先开了口,训斥谢平:“你怎么说话呢?!”

这解决不了问题!

冯副司令的嘴唇动了一下。

在这紧急关头,毛振中一下笑了起来,他对冯副司令说:“老领导,这些小伙子,就像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样,没大没小的;但他们落实起你的指示来,个个都是不要命的。”

毛主任的话,一下替谢平解了围。

但从冯副司令的脸色来看,他还没有从根本上解气。果然,他对毛振中说:“老毛,既然他们干不了,你们就转入预研吧!”

“行啊,老领导,我们一定拿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毛振中痛快地答应了。

冯副司令说完,就站起身,走了。

毛振中连忙站起来,跟着出去送他。

六院的新任主任和空军机关二级部的领导们,纷纷跟了出去。

汇报会不欢而散。

歼九由型号研制,变成预研,变相的又下了一次马。

专家们默默的走了。

王百寿坐在那里,闷着脑袋不说话。

宋良骥靠在椅背上,懊恼不已。

谢平两手撑在会议桌上,倔强的仰着头,脸色由红变青。

尹老拐独自一人,在默默地收拾着会议桌上的歼九方案。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