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西路军·河西浴血(铁血独家全本) > 喋血临高(10)

喋血临高(10)

军长炯炯双目闪射着火一般的光芒。他望见红旗上方,那轮银白色的太阳彤红了起来,迤逦的山峦彤红了起来……陷在恬静的睡眠之中,全然不顾那站在他身旁满面哀戚的战友和部下。警卫员扶起军长的头,把衣服解开一看,子弹从左胸穿过,鲜血直流。“军长,军长!”警卫员摇着他猛呼。

军长苏醒过来,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行了,别顾我了,不走就冲不出去了!”大家的眼睛都涨满了泪水……

军长躺在黑暗中,一片沉滞的黑暗!生者与死者的影子一起掠到他面前又一个个地消逝,微笑的面容,怅悯的眼光,甚至是泪光莹莹。他的战友和部下——生者与死者,都向他走近。黑暗中有一条银色的幽径铺开了,这是胜利的道路。路的两旁缀满了鲜花:石竹花的羞赧,马蹄莲的纯洁,紫丁香的忧郁,红玫瑰的依恋,还有那成片的山丹花,绚丽得使人几乎睁不开眼。他的年轻的战友和部下就在这幽径上阔步前进,迎着红旗。董军长沿着幽径,向那迷蒙的遥远天宇走去,身后飘起淡墨色烟云,斜飞着雪花……

严峻的历史从高台城头走过。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师长叶崇本、政委朱金畅、参谋长刘培基以及3000名红军董振堂与警卫员的遗体指战员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少数突入南山部队,也遭民团残害。古城的天空寂寞而深远,灰蓝色的天空深处有几缕血红的彩云飘荡,仿佛在深情而悲哀地回忆着那逝去的风雪。

敌人进城,大肆烧杀、掳掠、**,持续七天之久。新任伪县长王振纲亲自带领爪牙,挨门逐户搜捕红军伤病员200多人,不能走动的一律就地杀害,其余的押送张掖韩起功处。菜市的刘家堂屋一处,被砍杀的群众就有20多人。敌人还将董振堂、杨克明、叶崇本的头割下来,摆在条凳上照相,又将叶崇本的头挂在高台城上示众,将董振堂、杨克明的头送交青海马步芳验明。

敌人将董振堂(左)、杨克明(中)、孙玉清(右)的首级割下,送南京政府邀功《青海日报》1月21日讯:“马炳臣旅长,昨由高台电省告捷,兹探志于下:青海军长,高台城克复后,解决匪军3000余人,生擒俘虏者数百人。伪五军军长董振堂,伪政委杨克敏(明)二逆,未擒即被杀,正在搜觅;伪二十四师师长击毙后,已枭首示众;余各伪要人,生擒击杀者亦甚众,现在检验中。获战利品机枪步枪在3000以上,刻正安抚百姓,恢复秩序中。职马彪叩□(二十日)。”

****在《血战河西走廊》中回忆说:“董振堂是宁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指挥的五军团,在**红军反五次‘围剿’中,在长征途中,在与四方面军会合后的转战中,英勇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与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合编,成为五军。红四方面军南下期间,他一面积极完成作战任务,一面站在朱老总一边,对**的分裂主义进行抵制和斗争。他和杨克明、叶崇本、刘培基、董彦俊、秦贤道等许多指战员的牺牲,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西路军上下,极为震惊和悲痛。”

高台失利后,总指挥部任命孙玉清为红五军军长、黄超为政委、谢良为政治部主任、毕占云为参谋长。

为时已晚的杯水车薪

高台激烈的枪炮声,嵌进洪荒空旷的戈壁原野,相隔五六十里的临泽可以隐隐约约听到。

红五军留驻临泽城外的三十七、四十三团是由军政委黄超负责的。黄超祖籍贵州,原在上海搞学生运动,1931年到鄂豫皖苏区任军委会秘书长。此刻,他对饶子健说:

“饶团长,怎么样?带一个营去支援一下高台!”

饶子健原是三十九团参谋长,山丹战斗时原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牺牲后接任团长。他觉得时间拖延至今,高台一定十分吃紧,只去一营兵力增援,实属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黄超见他有些犹豫,操着知识分子的腔调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饶子健想要求增加增援部队,但想到黄超主观粗暴,提也不顶用,只好忍气吞声回到团里,挑选二营执行任务。

此时,高台将士已默默僵卧在冰雪之中了。

四更时分。饶子健带领二营向高台方向挺进,沿公路向西北走了二三十公里。稀疏的枪声已经几乎听不到了。沉闷的寂静,压迫着每个人的心。饶子健边走边考虑,在情况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盲目开进。高台如被敌人占领,这支不足300人的小部队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了。他跟二营张营长商量了一下,将部队带到附近一个土围子里,待侦察清楚敌情后再行动。

天已麻亮,部队接近土围子。西面过来一个背褡裢骑毛驴的中年庄稼汉,见了他们忙停下毛驴,用诧异的目光直愣愣地端详着队伍。

饶子健上前问道:“老乡,高台那里还打不打仗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