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潜龙谍影 > 第四十八章 村长华叔

第四十八章 村长华叔

可那个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供孩子读书呢,付国华终日奔波于学生家中,劝说那些被迫辍学的孩子重新回到校园,在一次次失败后,付国华终于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靠教育是行不通的,只能先让大家富起来,口袋里有了钱,大家说话办事才能硬气,于是他毅然离开家乡出门闯荡。

一连三年,付国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当人们都以为这个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另谋高就再也不会回来的时候,他奇迹般的开着豪华轿车带着一大笔钱回到了村里,没有人知道知道这些年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是怎么一下子搞到这么多钱的。

付国华在村里盖了间小小的加工厂,招募了几个算是有点儿血缘关系的堂兄弟,搞起了钢材加工,那时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那些成吨的钢材是怎么穿越大漠戈壁运进来的,运进来又能干什么,没有人关心,大家都觉得付国华疯了。

一开始他们加工一些小零件,随着场子越修越大,工人也越来越多,大家渐渐发现,付国华竟然在造枪!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严禁私自持有枪支,更别说造了,被警察抓住可是重罪,掉脑袋的!

可是没有文化的村民们穷怕了,只要能挣钱,什么事儿他们都敢干!村里的小孩子还是不去上学,他们唯一的梦想就是自己稍微长大一点,就去华叔的工厂里上班,年轻人也都不走了,在外打工的村民们不论男女老少也都回来了,短短几年村里人口暴涨,瞬间就有几百户之多。

村子临近边境,走私猖獗,走私贩子们时常为了抢生意打的头破血流,直到一个从“小堡村”走出来的叫付国华的年轻人的出现,打破了游戏规则,靠着手里有人有枪,他带领一众年轻人迅速占领地盘,清洗了走私组织,小组织放弃地盘逃跑了,大组织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纷纷败下阵来。

靠走私赚来的第一桶金,付国华修了路,盖了养老院,重建了学校,还修了一个付氏宗祠,就连村名也改成了“付家村”。

外姓人口愿意搬走的,得到了一笔巨额安家费,不愿意搬走的也得到了工厂在上班的机会,付国华当选了村长,带领村民们白天造零件,晚上造枪支,又把造的枪支走私到境外,赚的盆满钵满。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国企优厚待遇回家乡建厂带领村民致富的感人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一个鸟不拉屎的沙漠深处的小场子靠着加工零配件怎么能发家致富的,guan员们并不关心,这个神奇的小厂子是当地的主要税收来源,他们在厂里也能得到一份不菲的分红,那就够了。

付国华热心公益,不仅自己所在的村实现了免费教育、免费医疗,还帮助县里其他贫困村改建学校、修公路,就连气派的县委大楼、jc局办公楼都有他的赞助。

从27岁回到村里办厂,这一干就是13年,付国华每天忙于工作,根本无暇考虑个人的终身大事,终于在四十岁那年,他遇到了场里比他小15岁,年轻漂亮又能干的女会计,二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当年就结了婚,第二年就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付镇涛。

又是十几年过去了,付国华的生意越做越大,形成了一整套从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再到的走私销售的完整供应链和专用线路,场子里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价格低廉,性能可靠,他生产的枪源源不断的贩卖到世界各地,销量甚至比国外有些军工场制造的制式枪支都好。

从工厂成立之初,他就定下了一个死规矩,枪支不许私人贩卖,更不许在国内贩卖,反正工厂藏在沙漠深处,枪也都卖到国外去了,要祸害也是祸害别人,钱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却装进了每个人的腰包,几十年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守护着这个秘密,直到此次三爷捅出了天大的篓子。

车缓缓停下,付国华早已在大门口迎着,龙驰越终于见到了传奇一生的付国华。

见到儿子的付国华老泪纵横,他拉过付镇涛仔细的看着,父爱无声,如山般厚重,眼前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为之动容。

“真是太感谢你了!请你转告蝎子,我会履行我的承诺!”许久,付国华擦了擦眼泪,转身对孤狼说道。

孤狼听罢点点头转身离去。

“小伙子们,饿了吧,走,我们进屋说!”付国华一只手拉起龙驰越,一只手揽过龙腾飞,向屋里走去。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