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四章 争霸天下的基础

第四章 争霸天下的基础

“二哥,咱们自己做把好刀吧。”

“我也想啊,你行吗?”

“怎么不行,只要你们听我安排,我一定能给你做把好刀。”

“三弟,大哥我也听你的,能否给我做把?”

“没问题。”

说干就干。

我向诸葛师父要了一块地,就在紧靠城外边的一条河边。那条河是油江的一条支流,常年水流不断,用水很是方便。那地方虽然离的大路不远,但因隔着一个小山包,从大路上又看不见,显得很隐蔽。我就安排张苞带领他府上的一帮人把地平整好,一直挖到硬底,然后铺上花岗岩,打好地基。关兴则带一帮人烧耐火砖和木炭。阿斗人小,就让带人收集铁矿石、煤、石灰石和其它东西。地基和耐火砖弄好后,我就指挥赵龙赵虎一帮人先用一根6尺长的杉木立在高炉地基的炉心,然后用100根高达3丈胸围1.2尺的杉木紧挨地基四周排着围起来,再离地面1丈的地方再用12根胸围2尺的杉木四周箍紧,这些木工活作完后,就开始用黏土拌着河沙往里面填,由下而上层层夯紧,每填下5寸松土,都要打成1寸多厚,等到黏土添满后,开始用铁锹按照炉型尺寸开始向下挖把中间挖空,炉型早用木头作好模型,采用的是炉腹角78度左右的锥型炉,挖的时候只要按照上面标的尺寸往下挖就可以了,挖好后,在里面填筑耐火砖,作为炉子的内壳,对炉子进行长时间低温预热后,用耐火黏土添缝,抹面。炉门作成向上60度的倾角,两个风嘴由耐火黏土烧制的陶土管制作而成,进风口采用的是可调换的花岗岩制作而成。炉子的上口直径1.5尺,炉腰直径5.5尺,炉缸竖长1.5尺,前宽6寸后宽7寸,深0.6寸,进风口宽8寸高9寸,出铁口直径5.5寸,所有尺寸,都是使用的汉尺。

诸葛师父和父亲已经对我想干的事不太奇怪了,也鼓励我尝试一些东西,并且还对我们的行动表示极大的支持。为了防止风量不足,在黄师母的帮助下,在高炉的旁边做了一个大型的活塞活门木制推拉风箱,这种风箱由活门控制,推拉都可以进风,风箱由一台水轮通过偏心轮连接杠杆来驱动。高炉边还建了全部用耐火砖砌筑的搅炼炉,高炉中的生铁水可以通过预热室,直接流到搅炼炉的炉床上,炉床采用的4寸厚的生铁板铺在耐火砖上建成,两边高中间低。另外还建了一个比当时的普通锻炉大得多的锻炉,为了锻造省力和方便,在这三个炉子旁边是三个水力锻锤,一个是用于精加工,另外两个是大型锻锤,锻锤由和水轮连接的杠杆驱动,用水闸进行开闭和调节速度。三个锻锤基座采用石灰黏土石子夯实,并用方木垫底,以承受锻锤那巨大的冲击力量。高炉的旁边还预留有浇注大型铸件的坑槽,并和高炉的出铁口连接,铁水可以从高炉直接流到模具里面.不用再次倒腾.距离这些比较远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烧煤的坩埚炉。用于制造坩埚钢。坩埚钢是现在这个工艺水平获得匀质高碳钢的唯一途径.是必须有的,这个坩埚炉可以一次放入30余个坩埚。

都准备好了,高炉点火了,等炉火旺了之后,木炭、铁矿石、石灰石依次按比例放了进去,每隔一个半时辰就再加一次料,就这样大火熊熊燃烧了大约11个时辰。等搅炼炉生了起来并加热了半个多小时后,我就让人把高炉出铁口的挡口石挪走,用长长的铁钎把封堵出铁口的黏土捣开,一股橘红色的铁水顺着地上开的沟槽通过预热室,进入到了搅炼炉内,根据搅炼炉的大小,差不多时赶紧又用石头和黏土把出铁口给堵住。然后用熟铁打制的长长的搅炼棍从搅炼炉炉口伸了进去,搅动着里面的生铁水,生铁水受到搅动,和高温的新鲜空气接触,里面的碳和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放出巨大的热量,冒出气泡,铁水沸腾起来,到处滚动着,和豆腐渣一样的铁渣从铁水中分离出来,堆积到一旁,由于铁的纯度逐渐变高,熔点也随之生高,慢慢的铁水滚动着形成一块块的半固体胶状物,而后在凝结成团,并在上面形成熟铁斑点,再用搅炼棒把那些铁团钩到炉口,用铁钳把铁团夹出来,直接放到正在轰轰做响的大型锻锤上,随着锻锤的高速锤击,铁团火花四冒,里面的渣滓很快的被挤压出来,变成火星飞走,体积逐渐缩小,颜色也有橘红逐渐变暗,形成一个铁棒。把铁棒放到一旁的锻炉上加热,准备再次锻打。如此反复操作。亏了赵家当年是铁匠出身,追随父亲南下的有很多是铁匠,赵龙赵虎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俩也从小跟自己的父亲学了不少手艺,今天全用上了。两天下来,地上已经堆满了熟铁打制的铁条。而经过几天的烧炉,高炉的产量比以前更高,炉料的添加已经基本稳定在每天12次,放铁水的时间也稳定在每天6大次。不过经过这几天,因为跟我们干活的基本已经熟悉了整个冶炼过程,就分成了两班进行干活。

有了熟铁,而后我又点燃了坩埚炉,坩埚是用耐火黏土和普通黏土混合制成的耐火泥拌匀后,在木头的模子上旋制而成的,高约1尺直径约半尺,里面放上前几天用熟铁棒打制成的小铁片,木炭粉,骨粉以及石灰石的混合物,木炭粉作为掺碳剂,骨粉是用蒸过后的骨头磨成的,作为催化剂,石灰石是造渣料。因为我不熟悉其中各种物料的配比,只是知道坩埚钢的制作方法,所以在作成的30个坩埚里面添加了不同比例的原材料,进行实验。根据这些坩埚上面不同的编号,利用延展性实验,确定了哪几个坩埚里面产出的是中碳钢,哪几个坩埚里面是高碳钢,还有哪几个个坩埚里面出来的是生铁,显然是碳多了。随即第8炉坩埚又根据最佳的配料比重新放入炉子,点火,该炉出品的坩埚钢全达到了高碳钢的要求,就是这样子,十几天下来,得到了大约1吨的高碳钢饼,使用延展性实验,对这些钢饼进行了分类,硬度很高的那种即将用来制作各种武器类刀具。而硬度略微差点的中高碳钢将用来制作平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钢料的综合性能非常的良好,比较好加工。只是硬度和耐磨性差了点,并不适合做高性能的武器。

(实际上,坩埚炼钢法和古老的乌滋钢冶炼办法基本相同,但是乌滋钢是采用木炭加热,皮囊鼓风,温度低,加热时间长(一般需要24个小时),而使用煤炭加热,烟囱抽风,温度高,加热时间短(只需要6个小时),并不会形成乌滋钢特有的,低温冶炼下,钢由于渗碳时,磷、碳凝固偏析产生的花纹,而直接融化成钢水,生成纯度高,匀质的高碳钢。实际上这种坩埚炼钢的方法从19世纪开始,一直使用到20世纪,直到各种电坩埚钢取代他为止。)

摸好了不同钢的配料比和工艺后,炼钢炉进入了正规,钢材可以稳定的得到了,但是产量也不是很高,毕竟好的铁矿石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有了钢,我他们就可以打制武器了,阿斗还小,就只做了一把短剑,可以说是吹毛断刃,喜得阿斗直蹦。除了张苞和关兴外,每个长期跟随我他们的侍卫都得到了一把腰刀,还有一把长武器。关兴打了和和他父亲关羽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差不多模样的一把大刀,他试了试锋利程度,他原先大刀的刀头竟然被他一下子砍掉了,引来惊呼声一片。而张苞新打造的长矛无论刺还是砍的锋利程度也都毫不逊色于张飞三爷的宝贝丈八长矛。来观看我他们武器打造程度的诸葛师父和父亲下巴都差一点掉下来。张苞和关兴又做了一副仅有前后胸的板甲,本来想做全身的,只是考虑到身量还未长成,才未作的。板甲的防御程度,父亲亲自作了实验。把板甲绑在树上,按说父亲全力冲刺,就是腰粗的一棵树也得扎个透心亮,柯现在盘龙枪只能在板甲上蹭出一串火星和一道淡淡的划痕。诸葛师父和父亲的眼睛更是瞪大了,他们也知道,争霸天下的基础伤药、武器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谋略,如何积累实力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