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欲要号召诸侯共讨董卓,这个汉室亦要变了。
周瑜突然兴起,看向身旁的玉无垢,温笑着问道:“依阁下看,这世道如何?”
“世道如何?”玉无垢嘴间的浊酒咽下,酒香在唇齿之间溢散,叹了一声:“世道将乱,汉室将倾。”
她的声音有一些无奈,汉家的百姓活得算不得是如何好,但是起码这数百年之间少有乱事,百姓虽然依旧困苦,但是起码不必手战乱折磨,还能得活。
比之于战国秦末,大部分的时候,已经是好了太多。
虽然说是汉室灭了秦国,就心而言,她是对汉室抱有怨意。
战国百年,秦末世人十去六七,汉时王莽,天下受灾,这世人根本经不起这般的动—荡了。
若是天下安定,明君于世,她自可将此些交于朝堂之上,江湖之中,由其中传用于世。
可惜如今只差几步之时,却已经至于东汉之末了。
这天下,又要见了那烽火之色了。
世道将乱,汉室将倾。
周瑜听到了在这八个字,眼中抬了起来看向玉无垢,眼中微亮。
“如今朝中,奸妄已去,外戚也无能干政。汉帝继位,还有董太师领二十万西凉铁骑在侧支持,朝中大局得稳。在外黄巾之乱受平,遗部难成大势。”
“内外得安,阁下又如何说是,世道将乱呢?”
这周瑜······玉无垢摇了一下头:“汉帝(献帝刘协)年少无基,不能再掌政,董卓行权,强横无道,曾闻其荒淫专暴。臣强君则逆,二十万西凉军说是卫汉,不若说是挟汉。朝堂之上何来安定之说?”
“在外四夷欲进,各地诸侯割据,有公孙、袁、孙、刘、张、马之氏。汉室分崩,十室九空,又何来的外安之说?”
“周郎莫要与我说笑才是。”
“那阁下以为,这日后会是如何?”
“诸侯并起,群雄逐鹿。”
“哈哈哈。”周瑜笑出了声,笑声里带着快意。
“此句当饮!相知恨晚矣。”
这次是周瑜不让玉无垢走了,扯着玉无垢就是说谈各事,推杯换盏之间喝了小半日的酒。
玉无垢无奈地看了一眼周瑜。
“若是着江东雄主得立,玉君你来与我共事如何?以玉君之才,你我,将这世间扶立如何?”
“我就不与你赌了。”玉无垢淡声说道。
周瑜一愣:“为何?”
“我之所求,不在这一君、一世、一朝之中。”
周瑜愣住了,问道:“那君之所求,在何处?”
“在华夏一族。”
由这世间千万人,自己创造的太平盛世,泱泱之国。
周瑜不懂玉无垢怔了一会儿,随后释然一笑,玉无垢也笑了一下,江东周郎,我记着了,我待看着。
“如此,告辞了,不必送了。”
船杆撑在岸上,轻轻一推,游船荡开水面,向着江中划去。
江风迎面吹来吹得人衣袍轻扬,孤帆远影,翻波而去。
————————————————————
汝南中有一名士,称许邵,擅相而观,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此评盛极一时,盖皆于每月之初行发,故称“月旦评”。
此评之中曾评一人,不曾发表,是上门威逼强求所得,几无人知。
那人威胁之下,许邵是评语: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也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果是常人,听闻如此评论恐怕会勃然大怒,然而那受评之人一怔之后,却是大笑离去。
自叙:“操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