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人都十分感谢马文才,一个个上前感谢,只除了梁山伯,当然他依然被夫子刁难了,十金欠二金,无奈这次没有祝英台的出言相助,嘴笨的他只能无奈到旁边去想办法。跟原剧情中一样遇上了山长耽搁了一些时间。
祝英台同黄良玉去换校服,因为书院换衣服都是统一的没有单间,两人只能苦逼兮兮的跑到小树林里换衣服。而担忧祝英台的马文才在迅速换完衣服后就去寻人了。他想想附近并没有什么地方能换衣服都是楼宇林立,旁人进不去只除了小树林。
等他到了小树林就听见叽叽喳喳清脆娇俏的女声:“玉姐姐,你的身材真好。”这是祝英台的声音前世马文才在后来是听到过的格外熟悉令人想念。
而另一道略显成熟温柔的女声恰在此时响起:“英台你的身材那才叫好看,匀称纤细,该有的地方有。好美。”这一道声音是马文才所不熟悉的,但是他可以猜得到,应当是“黄良裕”的。因为这两人都不在衣舍。同时马文才松了口气,英台身边的不是男子而是女人,这很好。
既然这样,马文才就想他不过去了,在这守着她们就行,以免有人过来。
等祝英台两人换好,就高高兴兴地出来了。
众人往祭祀台赶,祝英台当然选择站在最后面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喜欢在最后,这是属于“学渣”的自觉。马文才一见祝英台站在最后面,他也屁颠颠的跟过去。祝英台分外诧异的看着他,像是很诧异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似的,但是她并没有多加思考因为祭祀大典开始了。
“尼山书院开学,祭孔大典开始——”伴随着夫子坚定而洪亮的声音,敲鼓的有力传声,大典开始了“学子上香,薪火相承”有学子将香分发给每个人,此时梁山伯还没有到,上面的夫子也要请山长了。一步步的按照夫子的话来做,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然后收香,接下来就是夫子的长篇大论了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祝英台听的只想打瞌睡,而马文才有点紧张,他在前世没有爱上祝英台的时候虽然不经常关注她,但是对于这次的争吵还是有点印象的。毕竟一个学子敢于反抗夫子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祝英台却像没事人一样若无其事的站在原位只是她的手指绞紧,她并不想因为梁山伯而被一个小心眼的夫子记恨。但是她也不想因为自己而让梁山伯错过大典。于是她只能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旁边的马文才时时刻刻关注着祝英台,见她一副踟蹰的模样又想着以后夫子对她的刻意排挤有些心疼,就在他想要出声帮祝英台揽下这件事情的时候,祝英台就出口了:“夫子,学生想问孔圣人言‘有教无类’学生愚钝参悟不透,还请夫子解答一二。”她神色谦卑,背脊挺直,虚心求教。
夫子见有学生询问自己,这就彰显了自己的学识渊博,他刻意挺了挺胸,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咳咳,这圣人言……”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道浑厚的男声打断了。
“尼山书院本是教化人心……”一长串大道理,听的祝英台想打瞌睡,刷过多次的她真的是把台词背个通透了。
夫子听后气急败坏直觉自己颜面扫地恼羞成怒到:“把这个人从书院赶出去。”
而这时,山长却阻拦了下来,“慢着……”然后在梁山伯一脸诧异之下,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正是他此前遇见的老伯……
事情到最后也以被山长叫过去而落下帷幕。因为祝英台这次没有掺和进去就没有一起跟过去。她拉着黄良玉去参观书院了,马文才见她们二人离开本想跟上去,但是又觉得自己尾随的举动很不君子(其实就是猥琐)就放弃了,正好他要跟马统办点事,这一世说什么也不能让英台与梁山伯那个小人同睡一张床,他会悔死的。于是他们俩人往刚才师母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冯兰蕙(因为我不知道师母的名字,就自己取了一个)在前面走着,因为刚才跌了一跤就走的很慢,旁边她的两个女儿也搀扶着她。她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小蕙,小兰,山伯真是一个乖孩子,心善的人不常见啊。”到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感慨梁山伯的心地善良罢了。
马文才听见师母夸奖梁山伯很不服气,做作又虚伪的小人。凭什么前世他左右逢源基本所有人都喜欢他欣赏他,就连祝英台都爱他,而他明明比梁山伯优秀,身世地位才学品貌哪一样比不上他,可是所有人都对他不看好,这件事在他后来的人生当中几乎环绕着他一生,即使后来官居一品他也时常奇怪为何梁山伯能得那么多人的喜爱。
“师母”马文才几大步上前,跨步到冯兰蕙面前,拱了拱手,作揖行礼“学生有事与师母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