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凯庆 张虓
住在白云路62号的人叫季德林,是国民党情报总局安排的另一个潜伏小组的组长,代号二弟,这个小组是为了配合老狼的一个单独的潜伏小组。此时,季德林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那个女人进来说:“老家来客人了。”
季德林站起身来,陶亮走进客厅,向季德林拱手道:“表哥,久违了,A01问候你。”
“你是谁?”
陶亮念了一句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季德林接了一句五代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暗号对位了,陶亮握住季德林的手说:“在下于君荣,代号三婶。”说罢,他从皮包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季德林。
季德林走到书桌前,掏出信一看。这是一封用毛笔写的普通家信。他抬头扫了一眼陶亮,陶亮冲他点点头。
季德林明白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药瓶,用一个小毛刷在信的空白处刷上药水,纸上立刻显出一行字:“来人代号三婶,负责领导整个小组,一切行动听从三婶指挥。A01。”
季德林看完信后,划根火柴,将信烧掉。他站起身来,指着沙发说:“欢迎你,于先生,请坐。”俩人坐在沙发上。
那个女人端来两杯茶放在茶几上。
“谢谢”,女人退出客厅。
陶亮望着那个女人的背影问:“她是谁?”
“是我妻子方雨虹,小组的报务员。”
“电台在哪儿?”
“就在家里。”
“启用过吗?”
“没有,我们潜伏下来后,没有进行任何活动,当时次长给我们的指示是,长期潜伏,等待三婶的召唤。”
“小组共有几个人?”
“六个,除了我们两口子,还有四个人,有三个在我公司里。”
“有武器和炸药吗?”
“有,我们有一个地下仓库,上海沦陷前,在仓库里藏了一些武器和炸药,还有两颗美国产的定时炸弹。”
“太好了,明天,你通知那几个人,检查一下武器和炸药的情况。另外,电台要保证随时能够使用。”
“什么任务?”
“两个目标,一个是重型机械厂,由你负责指挥完成,另一个目标,由我本人亲自完成。”
“什么时间行动?”
“你们听候我的指令。这几天,你们先侦察一下重型机械厂的情况,那儿有我们的人吗?”
“巧了,那个厂正好有我的一个人。”
“太好了。你们摸清情况后,我们再研究实施方案。”
“什么时候给台湾发报?”
“最近几天银狐会派人来送情报。等银狐的情报送达后,我再告诉你发报时间。”
“好的。”
“另外,我住在酒店很不方便,你能在这附近给我找个安全的地方吗?”
“正好,我有一处安全房,就在这附近,你明天就可以搬过来。”
“那就这样,我走了。”陶亮起身告别。
第二天上午,赵佳欣和女侦查员小齐走进金海岸大酒店前厅,前台服务员热情的问:“您二位是要住店吗?”
“不,我们来了解点情况。”赵佳欣掏出证件展开给服务员看了看。
“您要了解什么情况?”
“18号以后,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于君荣的马来西亚华侨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