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凯庆 张虓
陆小飞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情绪焦躁。
陈冬突然死亡,让陆小飞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陈冬给季德林送去情报了吗?如果情报没送到,那下一步的任务怎么办?季德林家已经被监视,如果陈冬另派他人去送情报,那送情报的人会安全吗?假如送情报的人出了事,自己、季德林以及三婶能安然无恙吗?不行,得马上采取措施。
陆小飞穿上风衣,急速出了门。
当日下午三点,上海火车站站台上已经戒严,持枪的解放军战士隔几米一个,笔挺的站着。两排战士组成一个通道,通向贵宾出入口。在解放军战士后面,站着几排手持鲜花,身着节日盛装的年轻男女,一群小学生载歌载舞,跳着欢快的舞蹈。在欢迎人群的后面,又有一队军人持枪站岗。周围有三三两两的便衣,警惕的四下张望。
一列客车带着呼啸声驶进上海站,车速渐渐慢了下来,缓缓停在站台边。10号车厢正好停在人墙通道边。
车厢门打开,两航归国的航空专家们出现在车厢门口。欢迎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小学生挥舞着彩带,很有节奏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代表团的专家们依次走下列车,站在通道中间的上海市政府的几个领导迎上去,同两航归国人员一一握手。一群手持鲜花的孩子们跑过来,向专家献花,行少先队礼。车站的高音喇叭播放着欢快的欢迎曲,站台上锣鼓齐鸣,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两航专家们面带微笑,列队沿通道走向贵宾出口。
车站候车室二层窗户前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人们,陶亮一身黑色中山服,戴着一副茶色眼镜,表情严肃地站在人群中,注视着专家代表团。
监控季德林家的二楼屋内,邹彤、萧剑锋、杨进林、田嫂和薛玉明都在屋里。
邹彤问杨进林:“季德林家有什么动静吗?”
“傍晚的时候,他公司的一个职员来过,他走后,我已派小宋他们跟踪他了。现在,季德林和他老婆都在家里,没什么动静。”
“有三婶的消息吗?”
“还没有,子雄还没回来。”
这时,楼下传来了脚步声,霍子雄走上楼来。
“我刚才回局里了,没想到你们都在这儿。”霍子雄说。
邹彤急切地问:“查到三婶的行踪了吗?”
“没有,我把周围的旅馆、公寓、出租房屋都查了一遍,没有他的行踪。”
“怪了,这小子躲哪儿去了?”
田嫂说:“他会不会住在季德林家里?”
萧剑锋点点头:“有可能,他几天前就从新都饭店退房了,我们前天上午才知道这个确切的地址。”
杨进林说:“自监控这儿后,没有发现他进出过。”
夜里,季德林的手下林志峰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巷子里行驶,骑到一处矮楼门前,他停下来,四周看了看,然后,敲了敲门。
稍后,门开了,绰号**的人探头出来,俩人嘀咕了几句,**回头一招手,从门里又出来一个人,推着一辆三轮车出来,**返回屋里,推出一辆自行车。三人骑上车,朝巷口驶去。
侦查员小赵靠在一个拐弯处,探头朝那三个人的方向张望。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人,他小声说:“又出来两个人,还推着一辆三轮车。他们往街上去了。”他转身对身后的人说:“小宋,你从那边绕到街上去,告诉郑宁他们做好准备,我跟上去。”
“好,”小宋转身骑上自行车,朝巷子另一头快速驶去。靠在墙角的小赵骑上自行车,远远跟在那三个人后面。
从巷子里出来的林志峰三人,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快速向前行驶。在他们身后,小赵远远地跟着。
林志峰三人拐进一条小巷,小赵骑车驶过巷口,在不远处停下。小宋则拐进林志峰三人刚进去的巷子里。
林志峰三人在一处矮房前下了车,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小宋,拐进了另一条小巷。
林志峰查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见无异常,**快步走到一个大门前,用钥匙打开大门。三个人推着车走进大门,门悄无声息地关上了。
小宋靠在墙边,探出半个头,盯着前面三人进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