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发生冲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宴会大厅。
龙国与樱花国的高层们顾不得“交流感情”,纷纷向港口赶去。
此时港口上,留守在舰上的北洋官兵们也发现了岸上的动荡。
舰上的吉利国指挥官立刻抽出长刀,大喊道:“上炮弹!各舰瞄准樱花国炮台!鱼雷瞄准樱花国军舰!”
“炮手就位,填装实弹!”
“预备!”
说话间,吉利国指挥官就准备发动攻势,给樱花国一个教训。
舰上留守的刘步蟾见此,赶紧道:“且慢,事关两国战争,长官,不可冲动!”
吉利国指挥官面色一怒,指着刘步蟾骂道:“国与国关系中最有效的声音是大炮!”
刘步蟾正色道:“那是你们西方人的观点,我们是龙国人,必须等丁军门的命令!”
吉利国指挥官见他如此,长叹一口气,道:“唉,所以你们龙国人总是在强权与暴力面前吃亏!你们从来不听我的话,你们总是固执己见!”
于此同时,在岸上炮台,大批武士们也叫嚣着:“快向龙国军舰开炮!”
同样,樱花国海军也在阻拦。
“不许进来,必须等命令!”
双方局面都是相当混乱,战斗倒是没有立刻打起来。
这一幕出现在观众们面前,又引发他们吐槽欲望。
“吉利国人是正确,要是这时候推了他们,哪里来的后面那么多事儿啊!”
“相比于邓管带,刘步蟾虽然也是英雄,却有些瞻前顾后了!若是邓管带留守,大炮说不定就打出去了!”
“要是把刘步蟾换成李世民多好,玄武门之变都处理得那么轻描淡写,最适合这种火中取栗的场合!”
“听这个老外的就好了!”
“别等了,贻误战机!”
“要是当时打了,历史就改变了!”
“可惜琅提督,没人听他的!”
“外国人说的对,可惜……”
观众们纷纷遗憾,气恼。
大幕上,混乱中,双方的长官们赶到。
伊东带着樱花国军官们给北洋官军送行。
临近登船。
丁汝昌意正言辞对伊东道:“司令官阁下,对今天的事情我表示强烈得不满!”
伊东道:“这是部分老百姓的冲动,不是政府的意思!”
丁汝昌冷色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难免有些是非,都要克制,尤其是谁都不能挑起战火!”
伊东双眼一眯,点点头,道:“在下同意!”
双方对视一眼,北洋官兵们登上军舰。
这一幕,看得屏幕前的观众们又是一叹。
“这都不打,大清不灭亡,天理难容!”
“那时的龙国人太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