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神探:从唐人街追捕开始 > 第34章 方木的犯罪侧写

第34章 方木的犯罪侧写

听到李泽的话,方木这才是抬起头。

略微沉吟了一会后,他直接开口:“男性,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有固定工作。”

“文化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和死者一家有仇怨,矛盾激化严重。”

“身材瘦弱,体能素质较低,应该常年从事于文职。”

“近期心态发生过重大变化,可能周围有很亲近的人在非正常条件下过世。”

话音落下,不少人若有所思。

如果方木的侧写准确,那么凶手的调查范围,就很小了。

这无疑会给走访调查省去不少麻烦。

对于方木这个人,大家不会看轻。

因为自从李泽将其带到警队之后,的确给后续的案件侦破工作,帮了不少大忙。

尤其是在犯罪侧写方面,准确率很高。

方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天才人物。

李泽听完方木的凶手侧写后,陷入沉默。

他在思考。

总体来说,和他想得差不多。

方木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有依据,并不是瞎猜。

文化水平较高,是从凶手的作案手法推断出来的。

若没有经受过高等教育,一般人不会想到利用注射器注射哥罗芳,致使被害人昏迷。

学习能力较强,是因为凶手大概率是第一次作案,报复杀人。

为此,他(她)肯定为此恶补的大量知识,甚至包括犯罪心理和反审讯,以防自己将来真的被抓住。

反侦查意识,是因为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监控也没有实质性的线索。

再说身材体能。

凶手不论是面对身强力壮的张鹏义,还是面对弱不禁风的张芸和王方静,都选择大量注射哥罗芳,说明他(她)没有自信。

对自己的力量不自信,害怕被反制。

如果凶手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壮汉,其实也不必这么麻烦。

作案手法越复杂,留下的线索就越多,被抓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至于凶手的心态……

方木的推测很大胆,却很合理。

若不是如此的话,凶手也不会有朝一日,毅然决然选择了这次灭门残杀。

心态的变化其实很简单。

要么是钱,要么是情。

死者并无财物或者重要财富凭据丢失,凶手不会图财。

那么,只能是为了情。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