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范蠡以“爱国”的名义,背叛、出卖了爱情。
他把绝代佳人西施选进宫里,与其他美丽的越女一起,进行歌舞礼仪等“培训”。
大约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吴王夫差。
幸运而不幸的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
从此,歌舞宴平。
从此,对西施甚至越国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践,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
“卧薪尝胆”、“养精蓄志”、“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富兵强了。
吴国,却在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现状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
无毒不丈夫。
夫差在打败勾践后,给了勾践一条生路。
所以,他最终败给夫差,是必然的。
何况,勾践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负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国家的女子。
以这些女子的屈辱与悲凉,换取越国东山再起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这种手段不能不说是高明,然而,不免过于自私、卑鄙。
在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践的对手。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
善良的人们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结局,无锡蠡园就是一个明证。
如果他爱西施,那么——若西施流泪,先湿的应是他的脸;若西施悲伤,最苦的应是他的心。
如果他爱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厮守终生,直至地老天荒。倒是夫差,爱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宠了西施一生。
虽然,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或许,他到死都还在念着这个是令他国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也许,西施无从选择,残酷的世界也不许她选择。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认为,西施背负着“祸国”、令吴国灭亡的恶名。
只有极少数人,能公正地站出来说话: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在越国,西施能够得到“功臣”的荣誉吗?
不可能!
关于西施归宿的最有依据的说法,是被勾践夫人沉水淹死。
拥有“沉鱼”之美的西施,终究被沉入水中。也好,还她一生流不尽的泪吧。
还她一颗冰清玉洁的女儿心吧。
【还有没有人看啊?有的话吱个声呗,感觉作者就是在玩单机,心态都要崩了啊】
【小作者求一些鲜花打赏月票评价票支持,投的越多更新越快,请各位读者大大相信小作者的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