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如果是我的话,或许我会选择逃避吧。”
“可是……逃避了之后,家人肯定是要砍头的……”
“是啊,那个年代,如果真的逃走了,家人都是要跟着倒霉的!”
“无奈啊……古代的朝廷,真的这么残忍吗!”
“伴君如伴虎,帝王家最是无情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矩不能破,所以立下的规矩,自然是要执行的。
大家的心情,多少都有些沉重了。
而江寒,只是怜悯的看着那个坐在卧牛石上,一言不发的女人。
“其实,昭君的所作所为,在后代的历史上,一直都被文人墨客,广为传唱的,你的事迹,也让他们抒写诗篇,进行了感叹与赞美。”
江寒说的是实话。
杜甫、李白、王安石……
赞美王昭君的诗人,比比皆是。
“哦?”王昭君忽然勉强的笑了笑,对着江寒说道:“那先生,可给我诵念一首?”
江寒听完,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那,晚辈就给公主诵念一首杜甫先生,咏怀古迹吧。”
说着,江寒诵念起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江寒说完,王昭君细细的品位这篇诗词。
好半晌,她忽然抿嘴一笑。
想不到,自己出嫁到了匈奴,竟然还有后辈的文人墨客,给自己写诗。
“先生,还有吗?”
王昭君继续问道。
随后,她又仔仔细细的复读了一遍江寒诵念的诗词,似乎要将这句诗词,牢牢的记在心中。
“若是公主想听,当然还有。”
江寒微笑,继续说道:“这句诗词,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所创。”
“他给公主抒写的诗篇,分为其二。”
“并且,诗仙李白,也是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最结出的诗人。”
王昭君心中高兴,说道:“若是有这等文人给我作诗,我心满意足了。”
江寒笑着说道:“公主且听。”
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王昭君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妃。
诗词中,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
作为当事人,王昭君再也忍不住的掩面哭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