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上吐下泻,到最后啥都拉不出来了,全是水。
小当稍微好点,因为“治病”一定要先给孙子看,逃过一劫。
棒梗虚脱的躺在床上,又开始叫起来骨头疼,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躺不住。
“奶奶,我好难受,我浑身都疼,骨头缝里都透着酸。”棒梗哭着说。
二大妈出去喊了人,又来了几个大妈:“这还不送医院呢,这孩子马上都快拉死了。”
“送医院多贵呀?他婶,我去请牛大夫过来,让他瞧瞧。”贾张氏说。
“你就别找那赤脚医生啦,钱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贾张氏看了看棒梗,又悄悄的看了一眼自己藏钱的地方。
一狠心一跺脚:“走,上医院去。”
临了又站在家门口:“东旭,待会淮茹回来了你记得让她带钱过来。”
-—-—-—-——-—-—-—-—-—-—-—
医院。
医生检查了棒梗和小当,麻溜的开了住院单:“怎么现在才送来?俩孩子这是急性肠胃炎,再迟一步,可能就要胃穿孔了。”
“去吊水吧,还得住一天院,观察观察。”
“医生,那得多少钱呀?”贾张氏没走,缠着问价格。
“哦,不贵,两孩子,吊点消炎药,治肠胃炎的药,加上住院费,一共6块8,去结账吧!”医生答道。
“这么贵,那能不能不住院呀?”贾张氏吃惊的问。
“你没听孩子都说拉的骨头疼吗?这是营养物质的流失,早点来不这么严重就不用住院了。现在病的这么厉害,晚上出了点事,是你们家长乐意看到的吗?”
医生没好气的答道,他最讨厌这种小事不让送医院就在家给孩子试偏方的家长了。
非得小毛病拖成大毛病才来。
-—-—-—-——-—-—-—-—-—-—-—
秦淮茹一回到家就听街坊四邻说孩子住院了。
紧赶慢赶的跑到医院去。
她今天到厂里去和领导商量顶工的事。
这头再过两三个月,孩子就落地了,顶工这事儿也得赶紧提上议程。
趁着她还是个孕妇,能够挺着肚子卖卖惨把这事敲定了,最好。
好在事情还算顺利,下一步的流程走到李主任那里,签个字就行。
(诸位看官大佬,我知道我更的很慢,只是这两天快年底了,实在是事多,打工仔没办法。我努力多更点)
(顺便求一波数据,鲜花票票啥的,评论也好,新人总害怕写的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