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主任点点头,现在对于史爱民,他真是越看越喜欢。
有能力不说,工作中还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搞建设,就需要这种有才华的人。
一定要好好培养,以后,史爱民就是他的接班人了!
史爱民走到办公室门口,突然又想起什么事似的:“对了主任,我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请您帮我指点指点。”
“您说,我们现在用的单位,都是公尺,我们要是能把这个制式,和国际接轨,统一一下就好了。”
“我们做工厂的,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要盯着老外的钱袋子嘛。”
车间主任眼前一亮:“诶这也是不错的主意,要赚,我们也要赚那些洋鬼子的钱!很好,你回去也把它写出来。但这个啊,比较敏感,我们试着往上报一报。”
其实史爱民前面说的那么多,主要就是为了铺垫一下后面这个事。
作为过来人,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但现在提,时机不是特别好,只能说略提提,铺垫一下。再过几年,基本就可以提上议程了。
-—-—-—-——-—-—-—-—-—-—-—
下班的时候,史爱民晋升的板报已经写在了门口的大黑板上。
一群人都在围着看,壹大爷易中海和贰大爷刘海中都在人群里。
看着板报,壹大爷心中震动:“没想到,居然这院子里最有出息的孩子,竟是史爱民。”
在锻工车间那种最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好好钻研。当初他可真是看走了眼。
当时的贾东旭,在他一个7级钳工手把手的教导下,几年过去了也才二级。
隔壁的贰大爷,工作了快大半辈子了,也还只是个普通保安。
现在史爱民年纪轻轻,就是四级,工资四十六块五,已经是全院第二。
仅次于他这个当壹大爷的,估计再用不了几年。
全院收入最高的就是史爱民了。
早知道,早知道当初要是选史爱民给他养老就好了。
唉。
-—-—-—-——-—-—-—-—-—-—-—
贰大爷刘海中也是一脸震惊,史爱民这么优秀。
如果他有个闺女,都想给他们两说亲了。
史爱民的出息可比他家那两个不长进的臭小子好多了。
当然,还是比不上他家老大的。
大家都围着板报的时候。
史爱民正在菜店买菜,说好的今天要请工友们大吃一顿。
正好,快年下了,也顺便买点鱼啊肉啊的,回家腌着吃。
提了一大堆东西,史爱民就往家去。
贾张氏等在院口虎视眈眈的盯着史爱民。
她也学聪明了,今天啊,她给诸位街坊约的时间是七点半。
那会大家伙都吃完饭了,最是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