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周北岳听一位领导同志谈过这个问题。
对南海不动武的考虑是:
中国南海下蕴藏丰富的石油,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们主张**,不要动武。
**政策的用意,还是允许周边国家先将石油开发能力就近建设起来,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后,中国终将以优势国力为背景收回主权。实力到了,是我们的,还会是我们的。那里的油田地理状况决定在一定时间内,开采技术的发展还不足以构成过度掠夺性开采的规模能力,主要储量应该最后还是我们的。这就是“共同建,共同用”,否则就是“你来建,我来用”。
美国右翼反华势力一直在利用周边国家对南海石油的贪婪构筑反华包围圈的东南亚环节,我们在实力足够前就宣布收回主权禁止他们开发,不仅形成了为渊驱鱼的局面,并且一旦在那里发生军事冲突,我们与美国海空军事力量对比的现实使我们很难打赢。那里不打仗,我们在政治上有输赢两个可能,要打就一定要赢,打而不赢,则不仅军事输,政治上也输掉了。.
对于周边国家,.正因为他们的开发建设没有我们的正式同意,所以我们将来以实力为背景的收回主权才合理合法,师出有名。他们如果识趣,现在就与我们签正式的国家条约,合作开发,庶几可以在将来合法保住一些经济份额。如果不识趣,我们说了**,他们不买帐,不理我们,单方面一意孤行,那最后倒霉的就是他们,勿谓言之不预。
但是,如果有人谋求霸权咄咄逼人,突然动手控制我石油命脉,或者技术发展导致他们的掠夺性开采危及了油田,我们等待过久就拿不到多少剩下的油了,再如台湾同胞有能源方面的强烈要求,两岸共同动手收回南沙群岛也是可能的,这些情况如果出现,我们不动手的政策就要做出调整。
大国政治,巧取豪夺,深谋远虑,最后凭的是实力。中国的实力如能保持迅速增长,最终是不会吃亏的。
此后,为了奉行**政策,**有意在南海油田开发上引入美国资本,希望通过美国石油资本在国会的影响力,抵制那些一直意图在我南线石油命脉上动用武力的美国鹰派势力,把美国政府拉到**经济合作的方向上来。
37
响应**的**政策来和我们合作钻油的美国石油资本,主要是美国的美太石油公司,他也是名列“世界600强”的企业。这些多少多少强,基本是以销售额为尺度衡量,在资本项上,大家还是主要看净资本。资本负债率如果被曝光达到很大比例,往往造成重大财务丑闻,会断送掉公司。这和国内有人借钱扩充资本造成净资产很小甚至是负数然后通过媒体宣称自己是中国第多少强的吹牛借钱手法完全不同。美太石油主营东亚地区的石油及其加工业,是从中东到日韩的石油线路及其关键企业的主要经营者。
但是局势发展到20××年,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全球石油资源越来越紧张,油价不断提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耗量越来越大,已位居世界第二,国内对南海石油的收回开发的客观要求不断增强,至少,那些非法开采国家能够以合理价格向中国输送他们在南海非法开采的石油,已是**为了维持和平合作局面能够忍让的底线。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出于历史法理的压力和国家利益现实的明智考虑,开始与中国商谈法理和利益现实能够兼顾的可行解决方案。
但是,就在求实合作的明智之风开始在南中国海上空吹拂的时候,美国国内的反华政治势力在唯恐天下不乱的军火商的支持下,却在南海石油问题上步步紧逼,要求**同意“在国际社会武装监控保障下的国际**”,实际上否定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并且图谋以“国际监控武装力量”的名义在南中国海区域派驻美军。而以美太石油为代表的美国石油资本,一方面在国会通过议员批评动用武力的主张,一方面在桌子下面提出交换条件:如果要在国会通过派军提案,必须确定美太石油为总承包商。这就是说,美国石油资本在因势利导,首鼠两端,准备借助美国武装力量的介入,全面控制南海石油资源,把其他所有人都统统赶开,谋取大炮炮口下最大利益掠夺。近来,美太石油的态度明显变化,对着中方在不少技术问题上大作文章,开始为毁约独占做准备。
这种图谋不仅直接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也妨害了周边国家的利益,还妨害了东北亚能源进口大国日本的利益。日本的石油几乎90%要经马六甲海峡――南海石油航线输入,并且日本也早已对开采量日趋成熟壮大的南海油田垂涎三尺。
38
针对美国反华势力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了平抑美国石油资本的要价,联合美国国内愿意与中国共同和平发展的力量,**指示中石油集团公司放出标书,就南海油田建设的一份价值十几亿美元的工程合约,在日、美、欧几大石油公司间展开竞标。这是**希望和平解决南海石油问题的又一次重大努力。
第一轮投下来,其他人都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从第二轮投标开始,只剩美日的公司,第三轮,只剩两家:美国的美太石油和日本的日经产油。
日经产油,也名列“世界600强”,主业是石油贸易及其加工,旗下有一个排名世界前8的油船队和多家炼油厂、石油化工厂,总销售额逾1兆日元/年,是日本民自党一森系概念的支柱企业之一。民自党是日本的常态执政党,与那两个偶然执政党相比还是不在一个台阶上,而一森系在众议院拥有80多位议员,不仅在民自党内具有否决的力量,甚至在许多重大事情上,也能具有拍板定案的肯定的力量。一森系每任选期内支撑80多位议员选战和派系常务,要花数百亿日元,这些钱来自数千家企业的政治捐款,排名第一的,是派系掌门一森三木的家族企业,大概每期捐赠超过30亿日元;日经产油则排名第二,每期捐赠十几亿日元。
日经产油力主介入南中国海和东海石油开发,取得稳定的所有者权益,为日本的石油供应打下稳固的基础。从南中国海和东海取得石油,路程就只有中东的1/4-1/5,安全并且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美国石油资本的1/3江山抢下来,那样公司就可以占到日本、韩国石油产品市场的70%,销售额可以翻一番,利润则几乎增到原来的3倍,公司的股票预计将上升2倍,溢出资本足以支持对建设东海、南海油田的所需投资,经营利得和资本利得规模都是不世伟业,从此可以奠定在日韩石油业的霸主地位。
日经产油的开发计划是一森派阀的主流认识,从而主导了民自党的党内共识。民自党认为,日本石油来源无非有三:
一是中东石油,中东是个是非之地,日本不得不跟着美国在中东派兵、花钱,并且漫长的石油运输路线只能靠美国武力的保护,这样下去的话,日本必然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送上石油市场让美国人赚钱,赚来的钱却是用来支付美国扼制日本能源咽喉的军费还有富余。这在日本国家能源战略上是何等愚蠢。
二是俄罗斯石油。无庸讳言,依赖俄国人的油就要在北方四岛的事情上闭紧嘴巴,要送上大笔投资给俄国人花,还要与强邻中国处于战略对抗地位。并且,北方四岛近年也发现了技术上可开采的中等油气田。
三是用中国东海和南海的油。本来那里的油是大家的,谁先到谁拿,可近10年来,中国国力飞速增长,再拿油就要和中国人商量商量了。
一森三木**是这样归纳的:日本自己没有油,没有煤,没有水力,没有资源,能源一事,不可避免地要授柄于人。既然天命如此,那么,就把日本的把柄交给一个最弱的人罢。
美、俄、中,谁最弱?大家一直认为是中国。因此,与中国**南海、东海石油,近年来成为民自党的主流意见。这个意见强烈影响了日本政坛的石油主张,也和美国石油资本造成了尖锐的利益对立。
39
美太石油主要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反对日本摆脱中东石油的桎楛,那样的话,公司的主要生意就完蛋了,并且,美国也将实际上损失一笔数目巨大的显在的和潜在的保护费收入。深入推导,美国军火商的利益也会大受影响。美太石油和美国几大军火商都是现行执政党美国“国内**党”的支柱企业,一些原来的总裁高管现在就任了政府部门的高官。
当然,美太石油在美国的国内**党的内部,与军火商们还是有重要的不同主张的,因此分属党内的两大派系。
美太石油要做生意,就要维持生意地区的起码和平环境,因此强烈主张在亚洲地区维持和平环境,避免打破平衡的重大攻掠行动,武力只应用来作为获取商业利益的背景而不能用作直接夺取的手段,因此军事行动只能“引而不发”。此外,石油公司花美元购买中东石油,出售石油得到的却是日韩等亚洲国家货币,因此倾向强势美元;
军火商们是卖军火的,主张在亚洲不断使用武力制造热点,这样不仅作为采取行动一方的美国军队会提出大笔的政府采购订单,而采取配合行动的亚洲国家、被涉入、被卷入的东南亚国家也会大量进口美国军火,一场军事行动下来,敌对的和涉入的各方都是美国军火的大买家,如果武力只是“引而不发”,那军火工厂可就要关门了。另一方面,美元适度贬值才能降低倍受客户抱怨的武器成本,增强武器出口的竞争力。
党内的两派主张,造成美国国内**党的亚洲石油政策一直以来的摇摆不定,也使美国对新出现的中日合作开发南海石油趋势取舍不定。
直到今年初夏,美国对亚洲南线石油问题终于拿出了一个所谓鸽派色彩的“美国三条”,大意是:合作各方包括美国、原有周边国家、日本和中国;份额分配,美国石油商占1/3、原有周边国家占1/3,中日占剩下的1/3;共组多国保障部队,按石油分配比例提供经费或者派兵。
但是这个所谓鸽派方案一抛出,还是受到了多数人的反对。
40
周边国家不仅是不同意分配比例,,他们更耽心美国势力的深入会颠覆现行社会结构的稳定,造成政权的不稳。因此基本主张“维护现状”,一方面“原有开采国家”要占到开采量的“绝大部分”,另一方面,反对建立国际保障部队。后一方面是主要的,这是反对美军进驻的委婉说法。
日本方面,首先不同意日本低于1/3的分配份额,也不同意美国石油商占去1/3,那应该是日本石油商的,但在国际驻军问题上却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主张派驻军队的国家不超出“东亚地区”的范围,意思很明显,不同意美国大兵进来。同时,日本显然从份额入手怂恿某些周边国家扩大他们的胃口,与中国和美国的方案都形成对立。显然,日本人认为周边国家的贪婪将导致与美国和中国的对立,这种对立越显著,他们就越需要日本,首先就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一旦接受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他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日本派兵进来保护共同的利益。
中国毫不犹豫地否定了美国三条,驳斥了某些国家过分贪婪的要求,对日本的说法则首先不同意派军进驻。任何外军进驻都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并形成外国势力对中国领土的实质占领。作为替代方案,中国提出了一点变通:让中国台湾地区加入占有石油份额,同时提供太平岛等岛礁,作为中国联合武装力量的基地,即由两岸中国军队来共同负责南海区域油田和航线的安全。此言一出,美国激烈反对,大声指责这是中国威胁论终于兑现了,中国大哥大要实行区域霸权主义了;日本则未公开反对台湾加入,但是仍旧主张只有中台军队是不够的,东亚国家应该合组警戒部队,日军还是要参与进来;周边东南亚国家之中,3个国家要求驻军问题“不改变现状”,即南沙大部分岛礁仍被原占有者占据,台湾仍然占有最大的太平岛,而中国仍然只占有那几个小礁盘,其他周边国家则主张所有各国军事力量撤出斯普拉特里群岛。意味深长的是,台湾政府除了对“中国联合武装力量”的名义提法表示反对之外,岛内政商主流的调子竟是谨慎欢迎。而美方更加强硬地提出必须保证美军进驻这一原则,在此前提下则“不反对中台军队加入,也乐见台湾积极参与获得应有的石油份额”。
事情的演变发展逐渐明显地聚焦在驻军问题上。显然,军事占领是实际有效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