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在北京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里,周北岳被关了整整5天,看守都是便装的,不回答任何问题。送他进来的干部只是要求周北岳“老实安静几天吧”,要他好好反省一下,说完就走了。
四合院平房里的生活条件还不错,文具也一应俱全,只是没有电脑,没有电话,手机也被拿走了。
周北岳“反省”的第一个小时,就得出结论:那个计划在扩大会议上被否定了。
但是直到第五天中午,周北岳才得出一个更为现实紧要的结论:这座四合院昼夜24小时戒备严密,只有中午饭后的一个小时,带班警卫那个秃头中年人要坐在院子里树下的藤椅上打盹,此时此刻,从来没看见其他人的身影。
一道灵光闪现。周北岳照着自己脑门拍了一巴掌,终日打雁,怎么倒叫雁啄了眼!笨哪!浪费了五天时间!周北岳立即出屋,径直从藤椅上闭着眼打盹的领班警卫跟前走过,到了大门口,周北岳忍不住回过头来看那领班一眼,刚看见领班的眼睛还是闭着,手里的破扇子却慢慢挥动起来。
就是这把破扇子的轻轻一挥,在周北岳心中扇起一片狂喜,鼻中又是一阵酸楚,险些落下泪来。
52
从四合院走出来的3天之后,周北岳到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入住希尔莱云顶酒店。
晚上八点整,一森佑元等人准时来到酒店,在周北岳安排的中九楼顶金鱼池上一座桥亭里,四周花木围绕之中,宾主坐定,开始谈事情。
坐在周北岳对面的是日本民自党一森派阀的少掌门、一森三木的长子一森佑元,他也是日经产油的常务董事,今年四十岁出头,身材矮壮,一双细长的眼睛不时精光四射。稍事寒暄,一森佑元就单刀直入切入主题:“那么,就按4-4-2可以了?”
周北岳先不答话,他知道有人比他还急。果然,年逾60岁的拿督在圆形石桌的一侧说话了:“我们承诺将最先站出来反对马六甲运河化,我们不同意,海峡那边的苏门答腊一家就干不成,这实际上就把运河化给否了。可运河化实施的话,我们的财政收入就能一下子增加四分之一,我们苦干10年的经济增长也不过如此吧?再说我们这次如果顺了美国人的意思办事,所得的好处也不光是经济上的吧?20帕,和原来的也差不多,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图的是什么?”
拿督是马来西亚王室封的一种爵位,只给很有地位的人士,这位拿督本来只是个马来西亚的没落贵族,在前期排挤工商界华裔的政策下,背靠政界支持,先取得东波企业的最大股权,再挤走了大马重工的华裔董事长,从此执掌了马来西亚重工业的牛耳,3年前获选大马议会参议员,成为马来西亚政商界的风云人物,今年传出风声,有望问鼎副首相宝座。
不过,拿督收购马来西亚两大重工企业,凭籍的是自己名下的一大片土地,这块地离吉隆坡40公里,价值说高可高说低可低,政府担保押在银行,但是自从1997金融风暴后土地价值下降,拿督抵押不足,正面临出卖企业股票来补缴抵押物的局面,而出售持股必将导致董事长位置不稳,新老对手很有可能趁机夺了他的位置。因此,这次四方会谈表面看是商界谈判,实际上是政府间预备性会谈的秘密形式,拿督应该是马方代表,但是再进一层,拿督内心里主要还是打着自己商务上的小九九。
拿督得到的情报是,中国内部的强硬派在这次关系到石油咽喉的问题上已经按耐不住,很可能要采取强硬行动,但还是被**的主流意见压住了。中国仍然在尽最大努力保持和平局面避免军事冲突。不过,事涉中国的石油咽喉,也同样危及到中国的发展和稳定。中国人不想打仗是为了求稳定,可是被人扼住石油咽喉也同样会失去稳定。孰轻孰重。另一方面,美国佬不要逼得太紧,逼得太紧的话,中国内部温和派的一些人会向强硬派转化,强硬派的主张很可能成为主流认识,中国一旦强硬起来而美国又不肯罢手的话,南海区域军事冲突就有可能爆发,事因马六甲海峡运河化而起,仗一打起来马来西亚就无法置身事外,那么马来西亚和周边国家的金融、土地、房地产价值都会受到巨大冲击。而这些年房地产泡沫化发展,究竟值几个钱,拿督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那块地上要盖的那一大片房子,每平方英尺标价1900马币,实际上也不过值个800-900马币,不那样标价不成,银行贷款要求那样的抵押价值,其他方面,大家都要下得来台。可是一旦开战,大炮一响,人们就不会再买房子,明天可能炸了,今天还买什么房子。大家不买,房价的大泡沫立即戳穿,地价也会立即跌下来,这两样东西一跌,那些靠土地价值膨胀抵押出工业资金的地主转工业家们就会因抵押不足而被追缴导致破产,企业界一大批人都是这个情形,不止是拿督自己。运河化根本行不通,就是成了,运河化收入也分不到这些人头上,可是为此承担风险的却是这些人,这种别人弄钱自己买单的事怎么能干。斯普拉特里群岛那几个礁石上能采的油也同样分不到我们头上,情形也是一样。于是大家就公推拿督出来当了这次密商的代表。拿督心知自己所代表的这一批人足以左右大马的政局,身后底定,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这一大批人的利益,谈判的目的和立场一定是设法化解当前本区域内的石油紧张局面,保持住和平稳定的环境。这件事办好了,这一大批人就会成为拥护自己的政治基础,他们足以把自己推上副首相的宝座。
昨天,迪赫马安首相亲自向拿督交待了参加这次四方密谈的要点:1马六甲海峡运河化是成不了的。这海峡卡住了不少人的海运要道,其中中日两大国我们都得罪不起。美国人这样提是抛出个诱饵让我们上钩,自己撤掉自己的支持屏藩。美国人决不会和**国家走到一起,即使我们这样的温和**,他也放心不下,上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把我们40年建设的积蓄抢走了,后来又接着反恐说随时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这就是不管我们同不同意随时都可以派兵打进来。美国打入东南亚的势力是为了构筑对中国封锁圈的一环,他们因此不是一个建设性的力量。而中国为了赢得和平发展的时间,他们一定会与我们一道维护本区域的和平稳定,这是建立在大家共同的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中国发展起来以后会不会对我们周边国家构成威胁?(首相笑了笑)那只是平庸政治家的肤浅看法,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宣传。中国崛起的目标是一个世界大国,这样一个大国自身的强大需要一个周边和平稳定的环境,周边打得很乱战火不断,中间那个大国的国力是无法强大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世界级大国和自己周边国家打得很烂,比如美国、苏联和前日不落帝国英国,也没有一个把周边国家打得很烂的国家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比如以前的德国和日本。因此,站在历史和国家基本利益的高度上看,我们必须轻蔑地否定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崛起目标决定他必定是本地区国家的中流砥柱,也就是美国人说的负责任的国家,每逢本地区遭逢动荡危局的重大关头,中国的表现就是这样。中国是我们要依靠的力量。当美国终究对我们放心不下要颠覆我们这个温和**国家时,中国就是我们可以指望的稳定力量。
美国这次唆使一些人抛出海峡运河化这个诱饵,成,则离间分化了我们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抽走了我们的靠山,他再来收拾我们就易如反掌,这个手法与美国唆使伊拉克萨达姆夺取科威特的手法如出一辙。如果不成,他也会把罪责推给中日的反对,运河化的经济利益是我们国内某些蠢人的大馅饼,这些蠢人得不到这个馅饼,就会把怨恨转移到中国的头上,这样这些蠢人就必须依靠美国的支持,因此他们就会蜕变为我们国内亲美反华的政治势力,这也是美国人埋伏下来有朝一日取代我们的政治基础。
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清楚地告诉我们:反对运河化,反对一切亲美反华势力颠覆地区稳定的举动,维护本地区的和平发展。
2、但是,我们却不要在表面上直截了当大张旗鼓地反对。(首相再次笑了笑)一是我们不必过于刺激美国人加剧他们对我们的提防和不满,二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局面从中国人和日本人手里要到我们以往难以要到的东西。东西要到,我们见好就收。
3要设法了解试探中国这次会不会采取强硬行动。一般来说,中国应该会再退一步,不与美国正面冲突,也可能中国与日本形成某种联合来共同抵制美国套在他们石油咽喉上的枷锁,如果,中国人这次不想退,又因为什么原因未能和日本携起手来,那么就只剩下强硬行动一个选择。如果是这样,爆发冲突的可能很大,我们要有充分准备。
那时拿督接过话说道:“如果打起来,应该很短暂,就是冲突一下子,十之八九是中国输,然后美国随即就收手。届时我们就要见机而作往美国人那边倒过去一些,”
首相缓缓摇了摇头:“如果打起来,的确冲突的时间和范围都应该很有限,美中双方都会注意节制,双方大概就是比划那么一下子,不过,如果美国赢,我们反而要在明面上支持中国,美国赢得越多,我们倒向中国的姿态就要越多,比如运河化的事我们就要政府出面坚决反对。而在私底下(首相第三次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们可以和中国人再谈谈,把过去未能定下来的事试着定一下。”
拿督认为此刻自己成竹在胸。马来西亚要什么,自己要什么,都可以见机而作因势利导地得到。现在是作出第一个姿态:提高要价。
周北岳对这些背景洞若观火。所以先看别人出牌,后发制人。
53
“运河化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马六甲海峡不是人工开凿的,本来就不是运河。即使不讲法理,讲利害,那么苏伊士运河的成立是大国势力在中东平衡的结果,上个世纪50年代初英法出兵苏伊士运河可是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联手反对的,这是我见到的唯一一次美苏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联手行动;巴拿马运河的成立是因为它笼罩在美国势力范围之下。我们这里的情形就不是这样了吧。”
说话的是新加坡新工业集团董事局**,这位仁兄五十多岁,头发稀疏但梳理得很整齐,眼袋、双下巴、凸肚一应俱全,说话气度沉稳,眼神里不露锋芒。自从原**就任内阁**之后,这位仁兄就从经济企划局**位子上接手了这家执掌了新加坡工业的大企业,虽然名义上是企业家,但是这家企业半官半商的身份大家都很清楚。
“那么我们这里又是谁的势力范围呢?”拿督面带微笑反问道。
拿督认为新加坡始终对马来西亚是一个威胁。为什么构成威胁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新加坡偏偏以美国势力为背景,反衬马来西亚这个**国家与美国的疏远。而且,近些年来,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急速发展,他们本来就与中国血脉相连。小小的星州从大马分离出去,经济上成为一个成功的榜样,政治上又背靠中美两国,就不是原宗主国大马来西亚所能制约的,好在有淡水供应环节握在大马手里,新加坡还出不了圈子。我们也明白运河化最后只是一场闹剧,不过这话不应该由你来说。你们在海峡出口,运河化也没你们的好处,却有你们的坏处,你们没资格利用这张牌,这只是我们的牌。可惜事情是你们的靠山美国人提出来的,又惹恼了你们另一个靠山中国人,你所说的大国势力均衡和一家独大的势力范围这两件事都是你所需要的,却不是我们需要的。马来西亚只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地方,不需要外来势力的大国均衡也不需要外来势力的一家独大。
“中国只要拿出了太平岛机场,南沙群岛和航线就都控制住了,你们在东边的油井也跑不掉吧。”新工业**淡淡微笑着答道。
新工业**这次代表新加坡方面有备而来。他知道新加坡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说是中日两国的石油咽喉,没有石油的石油咽喉。大国间适度的对立,可以凸显新加坡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为新加坡带来战略利益,但是不能过度,不能过度紧张,更不能升级到军事冲突,附近地区军事冲突一旦真的爆发就将摧毁新加坡的经济。而现在的局势已经要过度了。美中日三大国中的任两个决意行事的时候,冲突就会爆发。新**交待的研判是,美国的决心已定,一定要扼住中国的石油咽喉,控制南海油田,这是实质目的,运河化只是幌子和对有关国家的诱饵;日本在南海石油问题上会追随美国,来换取美国对日本拿下东海春潮油气田的支持;而中国,在军事冲突即将爆发的最后关头,当中国确实看到美国的决心和力量时,中国应该会像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的苏联那样,在最后关头退缩。新加坡一定要让中国事先明白美国这次行动的决心和准备动用的力量!只有中国退让一步,美国才可能不出兵,才能保持住本区域的和平局面,避免冲突的希望就在于中国的让步。
但是临行前,老**又讲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国这次也有可能不退让啊。能源供应决定了他们的发展速度,人口大国必须确保发展速度,否则就没有充分就业,就业不充分,就会影响政权稳定。鸡蛋,也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哪个篮子?新加坡人口的70%是华人,中国是新加坡的母国。中国不仅是篮子,还是非同一般的篮子,是摇篮;还有台湾,与新加坡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包括军事关系。新加坡的军人都是送到台湾训练出来的,台湾对新加坡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这反映了双方关系的密切和信任。台湾在两蒋时代,是从中国主权的理念坚持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到了现在,早已不再坚持这个理念,只是因为台湾能源完全依赖进口的现实利益,民进党政府不得不在南海石油主权归属上装些门面,否则失去岛内资产阶级的支持,就会输掉选举。这就是说,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南海石油问题上倒有可能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是不是危机到来时也有共同行动?这就是这次密商前太平岛动向风声的背景所在。新加坡必须小心从事,放一部分鸡蛋到大中华的篮子里。
作为新加坡屈指可数的企业家,新工业**是完全赞成大中华经济圈主张的,这决定着新加坡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听到老**讲这个话,新工业**心领神会。这次参加四方密谈,进退得失之间,隐约已经有成竹在胸。
54
“台湾会交出太平岛给中国用?应该做不到!”拿督声音提高,引得散坐在花园两个入口处的各方随行人员都转过头来看。
拿督明白首相昨晚最后那句“未定下来的事定下来”的意思。运河化的确只是幌子,实质在于斯普拉特里群岛的石油。那里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三家占了一些中国人说是他们领土的岛礁。没有中国的首肯,那些岛礁最终是占不住的。中国主张**,表面看是默许了我们开发他们领土上的油田,实际上也埋伏下将来收回的伏笔。中国要保持区域稳定不会为此开战,我们当然更不会,有想法的只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大国牵制局面下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周边国家。大国相互制衡谁也不敢动,只有我们加紧开采,数十年后就算中国实力占了上风,我们也不会不长眼睛死顶着不还,不过那几个岛礁还给中国,却可能已经空了。石油我们采走了,剩下的都是些遍布鸟粪的礁石,除去石油原因它们就没什么价值了,那时就还给你倒也无妨。近些年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加紧开采,采多少是多少,先得了实惠再说。
可是这个策略也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开采的技术难度和资金投入。大家都在引进西方大公司,也都在自己努力,特别是大马,技术上比那两个家伙强多了,比如我的大马重工就正在试制浅海采油平台,除了平台提升齿轮机构,别的自己做也过得去了。即使如此,开采的速度仍然很不令人满意,还不够快,还要快,中国国力增长越快,我们就也要快采才行。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人要打破这种局面。比如现在美国人插手进来。打破现状会使局面变得很复杂,很可能要重新洗牌。那就是组建一个什么国际石油公司,大家原来的份额都不算了,都拿进去重新分配。周边国家自然不会同意重新洗牌重新分配,但是如果日本的想法得逞就很难说,中国在这方面很可能支持日本的想法,美国人表面看是支持我们周边国家,其实只想打乱局面伸进手来。局面发展下去,美中日三大国没一个是真想保持现状的,那么现状指靠我们周边国家就保持不住。好日子如果要结束了,我们还是要先行一步,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果打破现状重新分配的大势已成,那么马来西亚就应该先别人一步放还几个岛礁给中国,用不再具有意义的岛礁来交换到国际石油公司里的份额,形成以虚换实,弄得好的话,还可以扩大份额,把原属其他周边国家的份额夺过来扩大石油利益,那就正好实现了交出去的那些礁石的本来价值。在重新洗牌中扩大份额要获得美中日三大国的首肯。美国不会支持越南,可能支持菲律宾,但是菲律宾不在马六甲海峡边上,他们没有美国人要的东西,海峡边上是我们和苏门答腊那边,那边却没有占到南海岛礁,没掌握多少采油区,所以马来西亚有望得到美国的首肯扩大份额;日本人手里没什么牌,他们无法向我们要东西,应该是我们向他们要东西,就是资金和技术吧;中国人那里是大问题,不过现在我们有了与中国人讨价还价的手段,这就是美国人支持的运河化问题,此外,中国没有军事能力,没有航空母舰把制空力量伸过来。所以,马来西亚不愿意看到太平岛握在中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