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既然是“比划”,民用通讯卫星就没有关。全世界的人们依然可以看电视,而且看电视的人这会比平时多很多。
中美日的新加坡外海军事演习,发生了导弹误击新加坡的事,而且“误击”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只剩下不多的几条军舰还浮在海面上冒烟。这个史无前例的大新闻,把全世界的人们都聚集到电视机前了。
新加坡,就在那个美方补充发射的低轨反射卫星记忆合金张开反射镜之前的暂时空白区间。
中国的一颗通讯卫星突然变轨进入了这个空白区,在新加坡卫星电视讯号主通道上一掠而过。
一组编码进入新加坡第二套电视节目的边波带,造成了几秒钟的收讯不良。
新加坡卫星地面站上传问讯修复讯号,这组信号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烟海一般的讯号海洋里。
美国西海岸上空3万6千公里上的一颗同步卫星正在将数千条通讯讯号流下传,但是多出了窄窄短短的一条相位调制讯号。
292
美国夏沿山太空部队指挥部。
本来,中国人的卫星已被大量击毁,酒泉基地发射的9发战略导弹的上升段虽然受到人造高空云层的保护,但是一出云层,就被连续击落,现在是第5发战略导弹被击毁了,照这个速度,中国人的9发战略导弹不到1/3的行程就会被击毁殆尽,离美国还早着那。
现在,美国的100枚民兵式洲际导弹即将重入大气层,中国人到现在都未能拦截,说明他们的反弹道导弹在首次拦截15枚洲际导弹后已消耗殆尽,潜射导弹有近半数突防命中了目标,这些都证明了我们打他们他们拦不住。现在还需要证明的是:他们打我们什么也打不进来。这正反两道命题都被证明的时候,这次比划也就结束了。后一道命题要靠K31来证明。
战略导弹的上升段速度还比较低,高能激光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和星载跟瞄系统、地面站跟瞄系统的响应速度还能适应,当导弹飞出大气层后,速度已经极高,高能激光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还能解决,但是跟瞄系统的负反馈闭环末段收敛震荡问题尚未解决,本来预计还需要半年时间,今天突然提前启用,大家都在耽心这个问题,而中国人使用气象武器人工造云,逼迫美国打击飞出大气层的高速导弹,就更突出了这个问题,是针对美军高能激光系统弱点下手的一步狠棋。显然,高能激光如果不能制止洲际导弹飞来,那么这些导弹将首先摧毁阿而波特山顶的高能激光发射站。
但是,K31还是击毁了飞出大气层的高速导弹。
对付飞出大气层的导弹,只要能够对准,那么激光的每次射击能量就可以减省下来。因为大气层外没有空气散射,激光打击效率很高。节约每次射击能量,就可以在天线镜面容热允许和能量提供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射击频率,这意味着来得及击落更多的导弹。
K31初战表明,中国人全部三位数的洲际导弹一起打过来,K31也来得及在他们到达美国前一一击落。没有什么东西能未经允许飞进美国了。这太好了。夏沿山里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可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大厅里的人们发现异常时,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这条病毒的外号叫做强迫收视。它或许是那些新进电视台的CEO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现在对夏沿山里的人们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辅助视屏上的导弹图像一个个换成了电视节目,从德国人的辩论吵嘴、**的午间祈祷、台湾的棒球赛到中国**电视台的官方声明...,
最后,正在显示中国剩余的3发东风51战略导弹轨迹的主显示屏挣扎了十几秒,突然让大厅里的人们眼睛一亮:一位只戴草帽的漂亮裸女在向大家打招呼:
HE,要试试马达加斯加只有你我的感觉吗?
天啊,中国人的导弹变成了美女旅行社广告!
最后一道防火墙也被冲破,“强迫收视”正在不可阻挡地冲向落基山的高能激光峰顶发射站!
293
季森接到夏沿山打来的气急败坏的告警电话,仍然是一副懒懒散散的语调:
“是吗,放心好了,我有任何人绝对攻不破的防火墙。...,
什么叫‘没有绝对的东西’?
你要和我讨论19世纪的不可知论吗?...我也没功夫跟你开玩笑,ROGER”
放下电话,季森就拉下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电闸—那据说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用过的珍品呢,
所有的外部输入信号,都被这只古老的双掷电闸切断了。
无论是卫星还是光纤,信号一道道地传递到那个古老的双掷电闸,就被物理地——机械地切断了。
以前赫塞上校嘟嘟囔囔地说过季森的复古痞好,在这么现代化的场合添上这个劳什子,光杂散电容就损失了若干兆的速度。可是现在,复古挽救了现代,简单战胜了复杂。
输入信号一被隔绝,峰顶发射站就绝对安全了。可是也绝对没事干了。
这时中国剩余的3发东风51正以每秒万米的速度向美国飞来。
关键环节转到了夏沿山能够用多长时间解决掉病毒,恢复正常。
294
美军高能激光被压制的时间分外宝贵。空六师参谋长现在看到刚启用的上海外岛地面雷达站、巨网和一团的J12机群联合发出的如此强大的电磁波竟然不能压制导弹群的制导数据链,心中暗暗吃惊。
而且,没有一发导弹的路径有所改变,说明干扰电磁波丝毫未起作用。原因是什么?计算机已经根据所有已知资料作出分析给出了报告,有十几个可能的原因,参谋长锐利的目光停留在最新激光制导模式一项上。AIM250导弹到达前还有50秒。参谋长在急遽地思考对策。
计算机在预设的对策论软件驱使下给出了多个可供选择的对策,参谋长扫了一眼,就知道只有两项沾边,但两项对策都不对。
F22机群要隐身就没有开主动雷达,它不是直接看见AIM250导弹群的,而是预警机看见并转告F22的,然后由F22据此制导AIM250,那么只要切断预警机看导弹群、预警机对F22的激光通讯(现在不可能是电磁通讯)、F22到导弹群的激光制导这3条串联的通道中的任一个,就打破了美军的现行导弹制导方式。
预警机看到导弹群的模式有多个可能,暂时无法判定,不能冒险。预警机到F22的激光通讯,由于预警机到F22的距离较远因而这条激光通道的偏转角较小,相对易于实现。
而且其它武器暂时够不到美军预警机,现在打F22机群还都困难。师长机群现在还没到位置。
三条通道中,最弱的一条是F22对导弹的激光制导。导弹的激光接收器在尾部,F22头部的激光通讯器要时刻保持对准导弹的激光接收器,这是最新前沿技术——被动激光制导的难点所在。对激光本身还不能凭借电磁场使之偏转,偏转对准是凭借电-机跟踪瞄准系统实现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为了发展强激光打击低轨卫星武器系统,面临激光器力矩电机响应角速度不能适应的问题。卫星过顶时的角速度最大,力矩电机系统还能勉强适应,到90年代中,卫星小动量变轨技术发展超过了强激光的力矩电机跟瞄系统响应速度,力矩电机过大的回转直径引起的转动惯量过大和机械精度下降、磁滞后、反向纠正脉冲控制的不确定性,使跟瞄误差角过大了,多了几角秒误差,激光就抓不住卫星了。上世纪末,美国尝试使用直径、转动惯量和磁路体积都很小的新型电机-齿轮传动系统,使电系统误差角被减小到1/100以下,跟瞄精度和响应速度产生质的飞跃。但末端位置检测-计算机负反馈-电机纠正回转数的闭环系统在每次回转调整跟踪瞄准动作的末尾都出现一个以e负正弦指数函数做减幅收敛振荡的尾巴,这个尾部又严重制约了跟瞄响应速度。本世纪初,ZY研究机构的纯机械无回差角精密开环传动最新技术突破使跟瞄精度和响应速度都再提高了2个数量级,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同时解决了火炮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各种雷达天线、飞机和导弹的翼、舵精确控制的同类问题。但是情报表明,美国尝试获得这项技术转让的努力没有成功。
那么,美国人只能是把其现有技术水平应用到导弹的激光被动制导上,高速高机动跟瞄就是其薄弱环节,只要设法让导弹或飞机二者之一急遽变向,激光制导就很可能因跟瞄脱节而被切断。
我军的J12故意提前打开主动雷达,在电磁压制的同时,就把辐射源暴露给美军,让美国人轻松地找到目标座标,不过它找到的是电磁虚拟座标的目标。
决策产生了,虽然有3分冒险,但这是唯一破解之法,必须一试。
295
美军的双机联网预警机。
看到中国人发出的有指向电磁压制功率达到战区空域信号密度每秒2000万个标准矩形脉冲当量,军官们都暗暗吃惊。这个密度相当于一架战机受到近3万部大功率雷达的集中照射,场强达到了电子战有史以来的空前程度。这个场强可以让空气中的一个线圈点亮一个小灯泡,可以让一副耳机连上一个二极管就能收听调幅检波信号而无需任何调谐器无需任何放大器,场强已经接近硬烧伤的边缘,幸亏机载和弹载的线路都处在严密的金属屏蔽下得以保存。这说明中国人拥有极其强大的机载电磁波发射系统和超大功率的地面雷达站,这是战前情报没有显示的,需要尽快查明。
但是随着AIM250导弹群不受任何影响,依然对准中国机群高速前进,军官们大大释然了。三位一体的被动激光制导模式成功了!导弹群离中国人的前突机群只有60公里了!弹载多模主动导引头马上就可以打开了!下面就看中国人怎么抵挡2对1的交叉导弹攻击吧!军官们一个个心痒难挠起来。
就在这时,军官们看到1500×1200大型液晶显示屏上给出了无法相信的数据:中国机群的位置在2秒钟内向左下方骤然挪移了9600米!
怎、怎么可能!中国人研究出空速16马赫以上的战机了?
即便如此,这么短的加速时间,数百G的加速重力也会把机体内的一切生物压成肉泥!
这-不-可-能!
军官们张大的惊讶的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上,导弹群已经向左下方含提前量急遽转向,导弹尾巴转过角度,机载激光通讯器机-电开环跟瞄系统反应了一个过大的偏转角,随即受到负反馈系统的闭环纠正回转,又反偏转过头,来回几次偏转,虽然振幅迅速收敛,但是数十公里的距离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十几个厘米,激光接受器与F22制导激光束一瞬间脱离了接触!弹载电脑立即切换到原来的多模合成制导,但是可见光以下频率的电磁波信号都被空前强大的压制电磁波湮灭,导弹收不到制导指令,轨迹不变,向左下方直冲了下去!
几秒钟的慌乱后,预警指挥机里面的人们恢复了镇定。中国人的瞬间挪移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没有神迹发生。
可能的只是电磁波虚拟合成场座标挪移。虽然不愿相信中国人解决了如此高难度的课题,但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必须要相信。
必须在AIM250冲入海面前恢复激光制导。来不及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