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上海附近地区。
3道强激光已经多次交叉射出,在民兵洲际导弹上划过。激光能量很高,可惜不能稳定坚持在洲际导弹3秒钟以上。
中国的陆基激光发射平台仍然使用陈旧的力矩电机-负反馈闭环跟瞄系统,力矩电机为了取得大力矩而直径很大,转动惯量、磁滞效应、气隙不均匀和机械误差都使得力矩电机开环误差极大,被负反馈系统收敛后形成过长的对准响应时间,这个跟瞄系统对付速度较低的上升段导弹还能使用,但是相应的星载反射系统还没有建成,而对付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的洲际导弹,跟瞄速度就跟不上了。导弹每秒飞行约10千米,每毫秒飞行10米左右,力矩电机闭环系统的静态跟瞄精度虽然达到5角秒,但是响应时间决定的动态跟瞄精度不够——跟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目标对准时间时,系统精度才等于静态精度,若响应时间大于目标对准时间,则系统精度等于对准末端激光束收敛振荡与目标轨迹交点决定的动态精度,这个精度此时对于力矩电机闭环系统来说是30角秒,从大气层外开始,激光束就以十几米的末端幅度来回扫射高速飞近的民兵洲际导弹,每次扫过导弹的时间过短,来不及烧出深的刻痕,及至导弹重入大气层,就更难击穿电离子包裹层。
紧急发射的反导导弹也未能击中高速飞行的洲际导弹。
一团团火球从上海外太空滚入,以近30马赫的速度几乎垂直冲了下来。
9枚民兵洲际导弹在上海海岸外2座岛屿上连贯爆炸,摧毁了功率极为强大的2座地面雷达站。
闷雷似的隆隆声,终于传入了上海市。
332
上海东空战战场。
美军第三颗低轨卫星到来之前,另一颗本应掠过北**-日本上空的低轨卫星突然在小动量火箭喷射下变轨,以牺牲半数寿命为代价,从上海东战区上空一掠而过。
巨网附近空域再也没有云层。美国战略高能激光武器突然提前启用,空六师没有携带烟雾发射装置。所有其它的措施都未来得及采取。
看不见的利剑连连闪过。
当第11架J8D被击毁的时候,巨网与2团机群联合造就的电磁虚拟成像以真假座标在时域最后来回拉扯跳动了几下,就寂然消失了。
低轨卫星光学数据链开始传送空六师后面的空2军主力机群的位置资料,在K31系统中绳地面站的控制下,上海东空战战场上看不见的强光连连闪过,中国空军第二集团军的预警指挥机被击落,接着就是苏30重型战机被一架架打了下来。
上海外岛2个特大功率雷达站被摧毁使事情雪上加霜,。空气中足以点亮小灯泡的电磁场强下降了2个数量级
空六师的虚拟电磁成像座标一消失,美军的双机联网预警机就清楚看见了剩余的13架J8D和中间一架外形是运输机的大型飞机。同时F22机群右前方的中国机群消失,而40架J12的真实位置清清楚楚地暴露出来。中国人的电磁战力量终于消失了。美军依靠不对称多维合成打击重新掌握了制电磁权。
预警机立即接通中绳地面站,指挥落基山峰顶飞来的高能激光将空六师剩余的电子战机连连击落。
当第15架J8D被美军高能激光系统击毁后,空六师参谋长面色惨白,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慢慢地坐倒在椅子上。
巨网枢纽指挥机内的其他几位参谋人员都在默默看着他。大家都明白,现在技术上即使是重组简列点阵合成相控阵的可能性也已经没有了。此时的中国空军,就只剩空一军还有一面巨网,那是保卫京津地区的,不能转用,也来不及转用了。头上没有中国卫星。上海外岛大功率雷达地面站被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摧毁。
第二集团军彻底丧失了制电磁权。3团的化学激光战机只剩1架还有作战能力。王牌飞行团1团还在和美军F22主力机群缠斗,不可能支持很久了。
2团的40架J12已经暴露,并且要命的是,2团机群的一直前飞,在巨网被摧毁后,刚好飞到原虚拟成像座标的位置,这个虚拟坐标在巨网能力丧失后就不再随2团机群移动,因此那125发AIM250导弹很可能直扑2团机群而去,虽然这批美军远程导弹是使用弹载反辐射导引,但是也极有可能同时使用多模合成制导,那么在它们歪打正着冲近2团机群之后,仍然可能对2团的J12战机形成追尾攻击!
后面,兄弟部队几个师的苏30、苏27、J11、J10,甚至还有部分J7、J8,黑压压上千架战机压了上来。不过参谋长心里清醒地估算出,所有这些,都不是以F22为主的美远东空军第二攻击波的对手。在空六师巨网被摧毁后,第二集团军面临一场悲壮的惨烈战斗。
唯有师长率领的超低空突击机群是唯一的希望。但是,失去制电磁权和巨网以后,第61低空突击团已经得不到目标指引,他们很难找到第二攻击目标和美军的第二攻击波机群。
333
巨网和地面雷达站都被摧毁,我军的主要电磁屏障消失。125发AIM250导弹群突然向2团机群猛扑过来。距离仅余8000米。
2团长极力使头脑保持冷静。
2团的40架J12已经前飞15公里,配合巨网造成了2个虚拟机群。一个保持在美军主力F22机群右前方,另一个,应该说是巨网自己的假象,在真实巨网右下方约5公里处。美军发射的这些AIM250很可能以反辐射制导模式为主,那么接下来会有两种可能:如果是完全的弹载反辐射制导,导弹群原可能冲向巨网右下方的假象;如果是多模合成制导,那么导弹群的红外制导模式将追逐本团J12战机的尾焰,而现在导弹群直扑本团机群而来,可以判断为使用了多模合成制导,弹载计算机在近距离内会指引导弹紧追J12的尾焰,计算机提示这群AIM250还剩有50公里的射程,以现在8000米不到的距离,即使团机群以最大速度顺导弹方向逃飞,最多导弹飞行43公里就追上机群,43公里仍在导弹的剩余射程之内。125发导弹对40架J12,3比1的交叉攻击刚超过J12的周缘矢量系统的高机动防御能力,团机群会有一定损失,并且,2团的转向飞离将使巨网剩余战机失去掩护,也使后面的军主力机群失去掩护,1团情况不明,整个集团军现在很有可能只剩本团的40架J12了!本团不能避开。从现在起,必须担负起主要的阻击任务。.
按最大概率设定敌情。现在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是向右下方抛射红外诱饵,并随后将雷达和一切电磁波发射设备全部关机。
334
美军第一攻击波机群的最后125发AIM250的弹载计算机得到相互矛盾的两个目标群。一个在原来的正面位置,另一个在左下方。在不能确定的情形下,弹载计算机仍然指令导弹不改变目标,继续前飞。
随即,正面目标的红外特征显现——40架喷气式战机的尾焰,弹载计算机在红外制导模式加入的肯定权数下,确立了正面目标群。然而不久反辐射导引部传来正面目标辐射信号完全消失的信息。
美军的多维不对称合成打击毕竟不是没有漏洞的,这个漏洞还不算小。落基山峰顶战略激光打击摧毁了中国空军的电子战机群,民兵洲际导弹变轨炸毁了上海外岛2个新发现的特大功率雷达-定向微波发射系统,这些新战况应由太空部队指挥部发给上海东美军双机联网预警机,再由预警机采取措施控制那125发AIM250应变。这些应该由所谓C5I战略合成指挥系统自动地作为,可是美军如此推崇的自动指挥系统还是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结果是被诸多突发事件和人力决策打乱了。
夏沿山受到中国的计算机病毒攻击被压制了,太空部队司令官带着一群人在阿而波特峰顶激光发射站重新建立了计算机指挥控制系统,可是这个系统主要是指挥控制战略高能激光的,民兵洲际导弹的有关情况指挥官们是知道的,人知道不等于计算机知道,人力输入完整信息是不可能做到的,依靠光缆与外部联网――不行,大工程师季森已经用拉闸的方式彻底切断了计算机有线网络,激光站的计算机是靠强激光反射传递的相同系统来彻底通讯激光的,控制激光没问题,干别的事就符合不了要求了。根本来说,**决策不关闭那颗传入病毒的同步卫星看来是个错误,这导致酒柜不得不把指挥中枢搬到阿而波特山,于是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必然发生的。
美国太空部队司令官现在负责多维不对称合成作战的总指挥,这位总指挥现在有点烦,因为他的大脑已经在千头万绪中觉察出哪里有些不对了,可人的大脑在逻辑思维上毕竟比不上计算机,司令官烦归烦,却一时理不出头绪作不出决策。这就使得美国虽然依靠多维不对称战略合成打击取得了上海东大空战的制电磁权,却又使得这个宝贵时机稍纵即逝。
125发AIM250远程空对空导弹的计算机没有接到双机联网预警机新的信息和指令,面对敌情变化陷入了无所适从。仅2秒钟,左下方目标群位置出现了40个红外特征信号,计算机重新陷入目标混乱,当正面目标群的红外特征也消失了的时候,导弹群不再犹豫,一起向左下方冲去。
2团机群原向坚持,在连续抛射红外诱饵、电磁全静默、启动已射出的红外诱饵、发动机关机4个动作之后,整个机群变成无声无息的滑翔机群,AIM250导弹群终于擦肩而过,40发在左下方红外诱饵群中爆炸,其余85发漫无目的地按附近空域搜索模式乱飞起来。
2团机群现在既不能雷达开机,也不能发动机点火。等于暂时失掉了战斗力。
335
空六师1团团长率领团机群最后的力量冲入美军F22主力机群的时候,东线战局由于日本空军突然兵分两路加入,发生了急剧的转变。2团必须北上增援。1团长深知此刻本团在独撑上海东大空战的危局,自己这里的胜负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3倍多数量优势的美军F22主力机群的最后的冲锋。1团各机包括短距格斗弹在内的所有导弹都已打光,大家抱定一个信念:冲进去!
只要冲进F22主力机群,他们就必定被我们打乱,很难再有效制导射向巨网的AIM250远程导弹。只要冲进去,美国人就不敢发射短距格斗弹,在电磁压制下,美军的格斗弹会攻击所有的飞行器,刚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军不会不明白。我军电磁压制力量正在急剧减弱,如果电磁压制消失,美军醒悟过来,那么大家就在近身对攻下同归于尽。
J12与F22同属重型战机,利于远战,不是用来拼刺刀的。但是我军有机身周缘小矢量喷管技术,空6师1团是王牌团,冲进去近身格斗就会把美国人打惨。
最后的冲锋。
团长一马当先。最后的短短8000米距离,双方对开,J12接近最大空速,3马赫多,F22不情不愿地用最低速,不到1马赫。
F22射出了几乎所有的短程格斗导弹,每架J12受到5、6发格斗弹的红外追尾交叉攻击,超出了周缘矢量系统的闪避能力。最后冲锋的路上,一架架J12化成了火球。
队形战术已经没有意义,各机各自为战。1团长受到9枚短距格斗弹的攻击,这是因为他冲在最前面。只要电磁压制还在,美军的格斗弹就只有红外导引头起作用。用周缘矢量系统做了两个水平力偶,飞机陷入危险陀螺般的自旋,同时按照动量守恒定律,继续以3马赫的速度前移,追摄目标尾焰的全部9发格斗弹一瞬间在飞机周围分布成轴线对准J12自旋圆周切线的状态,穿插而过,J12象一把转动的大伞,9发格斗弹象转动的大伞射出的雨滴,又敏捷地小半径折回,再次进入飞机自旋圆周上的各个切线位置,战机与导弹形成一个3马赫速度前移的9个D型花瓣的大梅花。
团长的单机空战技术不是全团第一,众弟兄公议,最多也就名列第五,那还是看在一团之长的面子上,这手自旋多瓣梅花技术,是团长用功跟名列第二条好汉的一大队3中队长学的,这时用了出来,竟带着9发格斗导弹冲入F22大机群。
1团长的9瓣梅花一冲入美军大机群,周围的F22就哗一下子散开了,**飞行员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超空技表演,让周围的F22飞行员心胆俱寒。
团长一冲进F22机群,就立即控制周缘矢量喷管放出反力偶制止飞机的自旋,同时背部2个矢量喷管一起喷发,瞬间将战机压下了7、8米,9枚格斗弹这次在D形折回后骤然失去红外目标,传统翼舵摆动构成的机动力跟不上飞机的瞬间平移机动,不再充当9瓣梅花,沿已经不存在的圆周切线射出,立即咬上9架美机的尾焰,距离实在太近了,敌我识别系统在我方电磁压制下被湮没,美军飞行员惊呼来不及出口,9架F22几乎同时化成9团火球。
团长刚一改出自旋,机炮瞄准镜就在火控计算机控制下套上一架F22,团长握在电传操纵杆上右手拇指一按,15发20毫米机炮炮弹火流射出,一下子把那架倒霉的F22打得四分五裂。我军重视近战的设计理念使J12比F22多出一套火控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目标搜索和飞机-机炮合成偏转系统,这个系统自动搜索到最佳适于攻击的目标并操纵飞机-机炮合成偏转瞄准,一下子瞄准光环套住又一架F22,团长手起炮落,F22应声粉身碎骨。
团长把机炮每次射击炮弹的数量定在15发。对于空战机炮射击,这只是短点射。为了节约炮弹,王牌飞行员往往把每次射击数定得较低。那是光棍眼里不揉沙子,战机一瞬,没把握用那个数字打下目标来,敌机立即就会脱出火控锁定,自己马上就有危险。团长的数字还不是最低的。
团里的座次名列第一和第二的两位好汉,都是每次12发。而名列第9条好汉的,这一项上是全团最优的:上百次机炮射击演练和实战,打下目标从没有超过7发炮弹,老九自己定数是每次10发,人人服气。
团长用机炮打下第5架F22时,计算机显示我军电磁压制场消失了。美军也立即发现了这一点,可惜所剩导弹已经不多,并且都设定在红外制导模式上,美军飞行员慌乱中不及调整就把所有剩下的格斗弹射出,甚至还打出了几发中程导弹。
计算机显示1团的J12只剩10架,名列前7位英雄的都在,每架都在闪避8、9发导弹的追逐,不时使用机炮打击导弹,很快,机炮炮弹剩下不多了,团长战机的情况更糟,燃油不多了,计算机削减了周缘矢量系统的燃气泵-燃油输送泵转速,燃气泵输出低于矢量燃气的高速消耗——9瓣梅花的力偶旋转,用于周缘矢量系统的高压可燃气的气罐压力指示显示,燃气压力已经下降到有效水平以下。
很快,又有两架J12从主显屏上消失。
团长自己则被8发导弹紧紧咬住。咬紧牙关,团长放出高压燃气罐内最后的矢量燃气,战机在水平力偶作用下自旋起来,越转越快,导弹进入自旋圆周切线,又一个8瓣梅花形成了。
高压燃气入不敷出、即将用尽,J12的自旋速度重新缓慢下来,团长施展出压箱子底的绝技——导弹在更大的半径圆周上本来相对飞机的角速度较低,在飞机自旋角速度降低后,二者的角速度逐渐接近,随后经过了一个短暂的角速度同步时间,降低下来的角速度差使得8发导弹依次规则缓慢地从战机的火控计算机瞄准镜里通过,团长切换到计算机辅助手动火控模式,以左脑逻辑辅以右脑直觉在数十毫秒的瞄准时间内操纵机炮,像点名一样,将依次通过瞄准镜十字线的面积很小的格斗导弹一发发打成火球,当第6发导弹粉身碎骨时,矢量燃气压力指示接近于零,没有垂直位移的能力了,战机无法垂直跳出,自旋速度越来越低,剩下2发导弹的D字越写越小,导弹角速度反超越战机。
D字越小,战机相对导弹的角速度差越大,机炮瞄准越困难,而且计算机显示周缘矢量系统在3秒钟之后自旋力矩受空气阻力衰减将使飞机的自旋速度降低到规避导弹机动攻击的限度之下,那时导弹将从D字改出,中宫直进直捣飞机。团长额头渗出密密的汗珠,射击的时间精度实际在30毫秒以内,只能凭动作直觉——猿猴从一棵大树凌空10米跳到另一棵并在一瞬间抓住预想的树枝的那种直觉,团长清楚了解动作心理生理学的要义,在最后一刻,闭上眼睛,凭脑海瞬间的视觉残留,按下了机炮按钮,
生物电流传到拇指肌肉有动作生理滞后,拇指是肉,有弹性滞后,按钮电流接通到机炮发射有系统滞后,所有这些都会破坏射击精度。最好的计算机也无法准确掌握。这一瞬间,占人类大脑容量70%的未使用区发挥了神秘的作用。
第7次机炮射击。
导弹应声粉碎。
第8发导弹中宫直进,从2点钟方向与战机擦身而过,旋即改回,紧紧咬住J12的尾焰。
团长明白,即使没有矢量燃气了,刚停止高温燃烧气流喷发的矢量喷管仍然很热。清楚记得最后停止喷发的矢量喷管是左方前面这个。
J12急速左转,但是失去了周缘矢量系统的重型战机的机动力已经远不如导弹。追尾格斗弹以切半径直冲过来。距离不足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