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石油咽喉保卫战 (修改稿) > 七 坚持 421-426

七 坚持 421-426

日本人首先有这样做的强烈动机,那就是高脚杯和袋鼠说的资源安全理由。日本人要保障能源安全,就要控制马六甲-新加坡。

证据方面,日本人的春汛级潜舰确实对着新加坡方向发射了两颗威力强大的导弹,而不是一颗。日本人的种种解释,如果是发射了一颗,就都很通顺,如果是发射了两颗,就都不通顺。问题在于,盟国提供了日本人发射第一颗导弹的卫星图像,而中国人则提供了第二颗的发射录像,技术分析很清楚:两个图像都是真的,都是针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段和同一地点的,且并不属于同一颗导弹,而且新加坡T岛雷达站提供的资讯也与两份图像完全对得上,并且更进一步指出两枚导弹的目标方向就是新加坡。这就够了。

而对于战场资讯,持疑问的人就更少,人证物证,在在指证了日本。在日本舰队疯狂射击引起的大混战之前,主要证据证明中国人发射过的鱼雷都是攻击日本春汛潜舰的,无论怎样控制,这些鱼雷的最大航行时间不可能支持到美军航空母舰被击中的时候。

日本人失去理性后疯狂发射,同时攻击了中国舰队和美国舰队,这当然就否定了中日合谋的说法。不过日本人下手的轻重大不一样,从攻击效果来看,中国人的6艘小舰一艘也没有沉,而美国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几乎全被击沉,简单的计算也可以知道,日本用了十分之九的力量攻击美军,只用十分之一的力量攻击中国。如果日本人真的失去了理性,那么就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全力攻击美中舰队,为什么下手还这么有分寸?无疑,日本人下手轻重的比例符合美中的实力对比,他们要独立捍卫自己的资源咽喉,而美国实力对他们的威胁十倍于中国。这也就证明,日本舰队覆灭前的疯狂攻击,实际上是他们蓄谋已久的战略行动的一部分。这也反过来证明动用潜舰首先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的是谁。

主张是中国人蓄意攻击的,实际上只有史密斯舰长一人。他或者能够说服他的部下,但是实在缺乏证据支持。史密斯说的中国人冒充日本潜舰混入美国航母阵列中心发动突然袭击的说法,得不到技术支持也得不到情报支持。

首先,所有的技术情报表明,目前世界最安静的潜舰就是日本最新型的春汛级,20节整体噪声仅88分贝。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人研制出了95分贝以下的潜舰。而中国人要做到冒充春汛级,自身噪声至少要比春汛低15分贝以上。并且,记录显示,那艘春汛是以30节的高速通过的,那个速度的噪声水准会大大高于20节的水准。

美国技术专家指出,这个世界目前的技术制造出30节80分贝以下的潜舰是不可能的。

有效的资讯只剩究竟有几艘春汛在现场。日本人的春汛只造了3艘,这无可置疑。另外两艘不在新加坡外海也已经核查清楚。现场只有1艘。

从中国人那架直升机与春汛潜舰纠缠的时间算起,如果春汛从那里赶到里根号那里,是有些来不及,这要用40节的高速。

这是唯一不利于中国人的地方。不过技术专家讨论的结果却说,日本人是有可能已做到了那个速度的。

法国人的录像地点和时间,似乎说明了什么。在航空母舰即将受到攻击的时候,如果那艘春汛还在中国青岛号驱逐舰以西,所有的事情就要推翻重来。可是那架现场F22舰载机的台湾飞行员已经找到,他接受了中国人的空中加油,已经飞临台湾基隆,即将回家了,他没有叛逃到中国人那边去,那么,唯一可以推翻他在无线电中证言的可能就消失了。那份证言说,他是在共军直升机面前开炮是想打击水面下的**潜舰,打个样子给老共瞧瞧。这种**似乎还是台军上层的一贯意图,含义深长。嘿嘿,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中国人的斗法,互相比样子吓唬,几十年了,还是乐此不疲。

唯一还要研究史密斯推论的原因,只是因为**支持这个推论。或者说**需要这个推论。其实可以推论的是,正是**本人授意史密斯作出这个推论。哼哼,史密斯这个标榜讨厌政治的老家伙,其实才是老谋深算的政客,海军部长那个老糊涂可要小心了。只是,竟然没有一点关于**授意的情报,看来**还掌握着绝密的控制渠道,这才是自己真正要搞清楚的!

部长想到这里,骤然对**凭添敬意,也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

至于说中国舰队在大混战的时候也攻击了美军,那也是事实,但是如果中国人不是首先发难,那么在大混战时候的攻击其实就是自卫的战术动作,而不是蓄意攻击的战术动作。中国人究竟打了我们几条鱼雷,暂时不可能弄清楚,但是那不是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是弄清谁在日本舰队发疯前攻击了美国航空母舰。这是蓄意攻击,背后有那个国家的整个战略图谋,这将决定115分钟后K32系统启用后美国战略攻击的方向。

现在应该可以断定,这是日本人蓄谋已久(半个世纪之久!)的攻击。这与他们的海空军主力正在南下的图谋一致,都是日本人收回他们资源命脉控制权行动的一部分。.

但是部长心中也明白,即使这份结论就这样报上去,**也不会在明面上先打击日本人。这首先是**大选的需要,甚至是他不在大选前就被反对党弹劾下来的需要。

最后的审视完成了。部长拿起了通向空军1号的专线电话,

就在这时,他看见桌子右上角那份新送来的关于那个ZY研究机构的报告,那是2个小时前自己要的。部

长扫了一眼首页提要,大致是说那其实是台湾军队的一个秘密小金库。来不及细看了,时间紧迫,必须提出报告了。部长要通了空军1号,对**报告了结论:

“那就是日本人干的。”

部长很快就会明白,只要他在打这个电话前再仔细看一下桌子右角的那份报告,历史就会改变。

425

1分钟后,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长几乎同时收到了新加坡国际高尔夫球场玻璃屋的电话录音,两位部长作出的判断大体相同但是反应大不相同,然后都报到美国**那里。

国防部长的判断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袭击了美国伞兵。

在国际机场,中国特种兵显然用“跑道润滑剂”攻击了伞兵旅的重型运输机,并且与美军三角粥部队激战。

而在高尔夫球场,则是日本特种兵袭击了美国伞兵和特种部队。先接到了**武官转发的美国伞兵中尉最后几句话的录音,技术分析是确认的。然后接到球场门卫的“热线电话”,新加坡门卫和三角粥士兵的话是国防部长亲自听见的,也拿去做了技术分析,得到确认。后来那位三角粥士兵又改口报告说中国特种兵用新加坡军队的车载导弹打击我军运输机,直觉上不大对头,首先那位三角粥士兵第一次讲话时有两声消声器枪支的射击声,其次,三角粥士兵第二次讲话的声音有点怪,不自然,可能是受到什么人的胁迫?第三,中国人是开着石力达机场警卫队的6辆装甲车去国际机场的,资料显示那些车上装有优良的防空导弹,中国人如果要用车载导弹打击伞兵旅,早就可以动手,何必非要在夺取球场的装甲车后动手?那些没死光的新加坡士兵难道事后会缄口不言吗?中国部队只在地面的机场要点内与我特种部队枪战,而没有动用车载导弹公然射击我运输机,中国特种部队夺取我军降落在石力达机场的4架舰载机,驾驶到球场上空用机炮攻击我伞兵营,舰载机上的敌我识别器使得护航战机的导弹反击无效,

这些,都说明**告诉他的部队不要公开与我们冲突,每件事都要保留一个事后在面子上说得过去的说法,已经可以猜到中国人关于舰载机攻击的说法,大概是“别人”的特种部队抢了美军的舰载机,

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那也是**的原理,就是不能完全公开地冲突,从而致命打击到双方的经济!

国防部长想到这里,命令对三角粥士兵第二次通话的录音作出彻底的技术分析。然后,唯恐落在情报部门后面,立即把事情和自己的判断报告了**。

国防部长亲耳听到的直觉,使得美国再次错过了机会。

426

国土安全部长接到同样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了美国**的电话。**要他具名提出详尽的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安全部长立即明白**的政治用意。醒悟之下,安全部长犯下了情报分析的大忌——对非客观因素感情用事。

第一步是正确的。安全部长立即命令找出**武官转来的那个日本间谍的电话声特征,将此声特征输入声学分析电脑,比对三角粥士兵第二次通话录音作声频谱全效分析。

世界最先进的声学分析计算机竟然运转了20秒,彻底的傅立叶数学分析终于将极其先进的声学特征模拟技术的产品解析成一条一条最单纯的正弦波,然后在安全部长给出的捷径下,按照日本间谍对武官讲出的那句话的声特征重组比对,在声学合成和解析技术领域上,顶级高手美国仅比日本领先很微弱的一点点,这一点微弱的技术优势,加上部长正确的人力指引,终于使得声学分析室主任满怀敬意地向安全部长报告:“您的判断完全正确”。

书面报告出来了,就放在部长的面前等着他的签署。部长迟迟没有动笔签字。桌子上还有一盘录音带,那是日本间谍经**武官转来的中国士兵发射导弹的远距侦听录音。职业敏感和经验构成的某种直觉告诉部长这盘带子里可能还说明了什么。对政治殉葬感的鄙视和对事件过后必将出现的崭新政治机会的企图,使部长用政治手法处理这件技术分析。他有意将这个带子匆匆遗忘在门前第二秘书的桌子上,10分钟之后才把它取回。部长心里清楚这位第二秘书是他的政治对手安插在他这里的眼线。这10分钟里,这盘带子里的声音会在政治对手那里与新加坡士兵耳机里传来的游泳池边全体集合的“连长”命令作比对分析。那么,这位狡诈的政治对手会秘密地以他自己的名义递交一份完全不同的秘密报告给**。这份秘密报告可能全盘推翻自己签署的正式报告。这会让自己在**那里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但是全局的发展会使纸包不住火,大火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那个试图用纸去包住火的人会被大火一起烧掉。如果**走不出这个政治迷局,**的下场也是一样。

就赌博这一次,为了事后那个崭新的政治机会。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