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庞大的中岳岛号超级战列舰逼近了中绳岛。 距离80千米。
必须节约能量了。下主轴承温度一直在上升,炮弹和主轮盘一起构成数十万吨重的旋转质量,转速降低到每分钟27转,真空泵开足真空度没有问题,构成能量下降异常:一个小时之内能量多下降了2万兆焦,与现有储能相比不是多大的数值,但是却远远超出了磁悬浮下主轴承的应有损耗,照此计算,下主轴承的等效摩擦圆摩擦系数超过磁悬浮可能数值的千倍以上,说明悬浮气隙已遭局部破坏,但造成破坏的原因仍不明,抢修措施也就难以确定。
中岳岛必须保证一个储能下限,其数值要足以发射上千吨的陶瓷破片弹头到外空低轨道以可靠拦截东-东北方向150度内飞向中国的弹道导弹。计算之下,用于突击中绳的能量必须最大限度节约,为此要大幅降低炮口初速,因为能量消耗与炮口初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无助推基本射程也大致与炮口初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射程与能量基本成正比,要节约能量,只好降低射程,这就要在暴露之前最大限度地逼近中绳岛。
在此前一个小时内,风平浪静,中岳岛以25节高速逼近中绳,这个航速极为耗能,1小时就用掉主飞轮储能的1/4。如果降低航速当然可以大幅降低驱动功率——大约是2.7次方的关系,可是要拖长时间,增加被发现的机会。
可是必须节约能量。除了基本拦截能量要保留,现在,台湾基垄战场和日本东京湾台湾号战列舰那里都急需支援。日军的威胁迫在眉睫,而美军的威胁相对降低。
李中岳不动声色地思考计算了3分钟,命令:降低航速到15节!
敌前接近的时间被明显拖长了。这就像冲锋的战士冲到敌人战壕跟前时突然放慢了脚步。
不久,中绳岛起飞了30余架战斗轰炸机,向中岳岛飞来,距离60千米,
再有2分钟,飞机就进入精确撒布炸弹的投放距离。来者大概认为这座浮岛虽大,但毫无防空能力,200多吨炸弹投下来总可以炸毁这座浮岛了。
李中岳微微冷笑。 冲到战壕前的战士因故放慢了脚步,不过,战壕里的枪炮休想有一颗子弹穿透这位现代武士的铠甲。
725
日军驻中绳部队也在“遏制咽喉”行动前得到了突击加强。日本驻中绳的海空军相对美军来说比较弱小,但是陆军却非常强大——日本陆军第二军。
第二军是一个加强军。在原有2个师团的基础上,加强了一个坦克师团和一个空中突击师团、2个数字化步兵旅和一个特种作战联队。而这个军的精华,就在这两个数字化步兵旅上,其次才是那个空中突击师团。
日本是一个不善于创造,但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日军数字化步兵旅的建立,指导思想是法国人提出的“气泡”作战理论,而部队编成却是按照美军的FCS未来作战系统,由地面装甲车、地面数字化单兵、空中直升机和无人机构成数千个在战区内运动的C4ISR(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网络节点,获集集中整合气泡内各点的信息,统一调配气泡内所有火力,按照最优配置,打击气泡内各个目标,并对打击效果和敌方反应再行负反馈,逐次调整使打击效果趋于最优。
每个数字化旅有3538人,922辆车辆,包括火力打击车、运兵车、侦察监视车、指挥控制车、维修抢救车、医疗转运车、多任务后勤支援平台以及近300辆无人驾驶车,包括62架各型直升机,13架营级无人机,39架连级无人机,117架排级无人机和其它各型无人机91架。
日军组建这两个数字化旅时,其实并不太明白要怎么战术使用它们,只是学习和模仿。既然美国人法国人说先进,那就是最先进的,最先进的就先拿到中绳去对付美国人,这样就把这两个旅派到中绳加强了第二军。现在,在日本卫星全失、海底电缆全断、短波被压制、长波和超长波被炸毁的状况下,数字化旅的信息作战能力一下子就成为整个军乃至整个驻中绳陆海空三军的中枢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