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还是傍晚时分,关岛西北约600海里海面风平浪静,9万吨满载排水量的美国肯尼地号航母率领着它的战斗群,正在以26节的航速向**方向疾驰,此刻被其它9艘水面战舰环绕,像一个水上大花环,它们是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原定参加“遏制咽喉”行动的5个航母战斗群之一,现在的位置是离目标区域最远的航母战斗群。战舰花环内,还有15条大型登陆舰等大型舰只和2条3万吨级的武库火力支援舰,运载着2万余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原定在遏制咽喉行动结束后登陆协防台湾——西防中国,北堵日本。下午接到美日间爆发大规模战略冲突的情报,现在刚接到紧急内线情报:日军南下舰队即将对你部发起突袭!
先下手为强。特混群司令官命令对日本南下舰队发起预定方案的攻击。老一套的三步曲——中程反舰导弹攻击在先,舰载机群跟进,潜舰趁虚而入。可是日本**现在用什么对我们突袭?他们还在西西北560海里处,舰载机尚未见起飞,肯尼地特混群周围90海里内反潜防空圈的飞机、潜舰都没报告发现日本潜舰,已知最远的潜射鱼雷不过80海里,他们靠什么…
和平宁静的景象到此为止。
肯尼地特混群北110海里,一支电子潜望镜划破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海面,接着一连12枚菊水鱼雷射出,鱼雷依靠超声波增益了前部圆钝表面的气化膜,气膜隔绝了海水与金属表面的摩擦,鱼雷似乎在气泡中穿行,速度很快达到200节!
鱼雷的汽化膜超声波虽然非常“响亮”,可是不在美军舰载声纳的传统的搜索频率范围。传统声纳频率范围也包括20千赫芝以上的超音频,但是频谱模式被针对性极强地锁定在螺旋桨翼端旋转空化气泡的高次谐波特征频谱上,几十海里内的潜艇螺旋桨可因此被发现,不过正如事务的普遍规律一样,越专门的东西越不普遍,特定针对性越强的东西广泛适应性越差。美军反潜机拖曳的浮标声纳阵列清楚地听到了菊水气泡鱼雷的超声波,可是计算机声比对分析认为它不属于已知人类潜航物所发出的噪音中的任何一种,没有给出应有的警讯,直到菊水鱼雷足够近了,超声波强度实在无法忽略,计算机终于给出“不明超声波物体,频率××千赫芝,位置×××.×××,方向××××,速度×××,声源点12个,…,反潜机大惊,急忙报告了这群直奔 肯尼地而去的不明潜航物,
当肯尼地号北面20海里的警戒驱逐舰奉命射出20枚反鱼雷拦截水雷时,菊水鱼雷已接近该舰到50海里,反鱼雷水雷晃悠悠溅落在预定鱼雷航路上不久,气泡鱼雷冲到,拦截水雷被动声纳找到目标实现定位-锁定,潜水推进火箭作用——可是不起任何作用。事情坏在拦截水雷的设计机动速度上,火箭推进机动速度被设计为120节足以机动拦截现行任何鱼雷实现足够近距离的爆炸摧毁,可是对速度200节的气泡鱼雷是太慢了,发现目标晚、溅落点靠前、水雷机动时间不足、机动速度更不足,菊水鱼雷群从反鱼雷水雷拦截带一穿而过,10分钟内接近驱逐舰到不足20海里,
现代舰艇的反鱼雷手段还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处于对方鱼雷有效射程之内就不易逃脱,舰艇防御的重心设定在远距发现、远距摧毁不让对方的鱼雷运载平台近到其鱼雷射程。现代舰艇面对现代鱼雷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可惜美舰此刻面对的是航速高达200节的超级鱼雷——日本菊水。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机动水雷拦截模式陈旧依然无效。两次落后相加并不等于一次先进。
2枚菊水鱼雷狠狠打进驱逐舰尾部,总共600公斤高能炸药的爆炸裂解了尾部舰体。
10枚菊水鱼雷高速扑向肯尼地航空母舰,肯尼地抛射大量拦截水雷、绝望地S型扭曲着高速机动、反鱼雷网放了下来,甚至中小口径舰炮都在向北方的海面疯狂射击,如此绝望景象让人想起了二战时大西洋海战的惨淡场面。
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