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石油咽喉保卫战 (修改稿) > 1086

1086

1086

滚滚浓烟遮蔽了台湾号战列舰。樱花三号最后打下来的那批动能铁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管地面人民的死活。左主炮飞轮正被一枚铁棍命中,动能扩散打击把卸载完毕静止不转的大型飞轮打成数块,斜穿过左桥桩船体,在左潜没船体边缘留下一条边沿光滑的碗口大小的洞,最后钻下十几米深的海底。战列舰连受重创,人力决策损管系统把可能发生险情的舱室以固化泡塑填充,防止了弹药殉爆和大火蔓延。

右主炮飞轮储弹随时可能大爆炸。那枚穿透飞行甲板打下海底的动能铁棍激起巨大的浪涌,将10多万吨的右潜没船体举起十几米高,若不是右铰链吸收了扭矩,舰体就会破碎。右铰链被撕开,右飞轮外缘真空罩严重变形与飞轮刮擦,巨大的摩擦力立即把刮擦处钢板烧得通红,材料变软阻力下降,右飞轮线速度骤然降低到不过150米每秒,飞轮外缘传感器报出温度达四百多度,飞轮储弹槽内还有5000多吨炮弹,任一发爆炸就会引起连锁爆炸,所以还没有爆炸,原因或者就如日本空军幕僚长说的,主炮能量被榨干了,刮擦发生前的线速度就已低到不足200米每秒。

右船体在中弹前的姿态是飞行甲板的右舌下放抵码头送登陆部队登岸,飞行甲板右轮盘左端铰链与中段飞行甲板脱开,此时长200多米的水滴形右潜没船体断裂成5截,右桥桩建筑连接的中间一段不过100多米,排水量严重下降应该沉下去至少20米才能取得浮力平衡,但是只沉下去3、4米就不动了,原因是船底碰到了海底。这样一来,右舌的下垂角度反而变小,右船体成为一个巨大的码头栈桥。

船上本来有2000多人的工程队伍,被曾南岳编入暂编步兵营带上岸的有一半,留舰人员伤亡了三百余人,剩下的八百人在烈火浓烟中拼命抢修战舰,这些原解放军工程部队骨干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临危不乱,各级干部站到了第一线,集中力量到右船体与死神搏斗。右船体内幸存的工程人员还有一百多人,大部分通讯暂时中断,舱内浓烟弥漫,绝大部分人表现出良好的基本素质,戴上防毒面具穿上防护服接通小氧气瓶,利用紧急照明灯勉强穿透浓烟的光线,首先寻找动力电缆断裂处一一接通,右飞轮只要还在转,大直径定子被旋转磁极切割就还在发电,电力在1分钟内就恢复了,功率强大的风机立即排烟,这时,抢修总指挥带着中船体工程队伍搭放跳板通过断裂铰链处的缝隙进入右船体,在总指挥的一线指挥下,调整浮力平衡用的大功率水泵抽入海水经数道阀门管路注入右飞轮的中空主轴,在真空罩内仍然存在的真空度配合下,海水汹涌进入主轴,在离心力作用下沿主轴内壁爬升――向飞轮的各个输弹管道注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立即抵达飞轮外缘,大团蒸汽腾起从若干打开的炮管排出,2分钟后,飞轮外缘温度恢复正常,海水不再泵入,不过海水蒸发留下的盐碱渍破坏了定子线圈的绝缘,匝间短路的火花又立即将盐碱渍碳化、再将炭层烧掉,定子线圈绝缘重新恢复之后,右飞轮线速度还剩133米每秒,在空载、非真空环境中缓慢下降,灼热的空气在离心压力下从各炮管喷出。

打在东京湾海底的各枚动能铁棍同样激起强大的浪涌,经过长短不一的时间,浪涌一道道传到台湾号又漫上岸边,把滨海陆地上数十米内抓得住的东西卷下海,包括停放在滨海道路上的成千上万辆汽车,一起下海在浪峰间隐现,台湾号右铰链断裂处在浪涌作用下一再刮擦碰撞,巨大的钢铁撞击发出轰然巨响,许多钢铁结构机件被刮落海水,右铰链进一步损坏,液压机构修复的左铰链却抓住机会发出强大的电力,在左飞轮打碎电缆断开的情形下把电力通通注入中飞轮,

经过20分钟全力以赴的抢修,工程总指挥以激光通讯电话向曾南岳报告:左飞轮及其主副炮彻底损坏,右船体断裂无法修复,中主炮储弹还有11000吨飞轮储能600万兆焦,大型相控阵雷达还有一部可用,长基线偶极望远镜彻底损坏,战列舰综合电战能力降到三分之一以下,…30分钟后可恢复到精确打击30千米外目标射速200发每秒的能力,防空反导拦截能力下降到十分之一水平,…,综合评价,战列舰在半径30千米以内尚能自保,在24小时后可完成右船体连接和6节左右的航速。建议登陆部队全部收缩到码头半岛附近建构内防御圈,…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