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石油咽喉保卫战 (修改稿) > 1108

1108

1108

刘教官觉得工作好做多了。因为老大问完了“明白了吗?”,自己却不讲解,只说具体技术问题由教官讲。

老大简洁地讲了一番话:

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敌对双方一线士兵间的作战距离是越来越远。大刀长矛是一两米,燧发枪百十米,近代膛线枪械到二百米,近年来步兵作战距离稳定在数百米的范围,导弹可以隔着几百几千公里发射,传统大炮可以隔着几十公里开炮,但是步兵交火距离还是稳定在几百米之内,特别是一二百米之内。

但是这个稳定即将被打破了。步兵战术发展到现代,距离是非线性的和不对称的。

所谓不对称的,就是要做到敌人对我们来说是近在咫尺,我们对敌人来说是远在天涯。

一类思路是装甲,距离200米,装甲车的炮和机枪打过去是近在咫尺,对方却打不透你的装甲,200米距离对他来说就是远在天涯。这样,200米的距离对双方来说是不对称的。

工事、掩体、坑道也属于装甲的思路,有的比装甲早,有的晚一点。

广义地说,这些都属于盾类,看得见的盾,硬盾。他看见你就在那里,却打不动你。这个思路是走向没落了。因为工事和装甲无论怎么发展,总是落后于矛的发展,他只要知道你在哪里,无论你的盾多硬多厚,他总能打破。地下工事可以深挖,可是也深不过钻地攻击武器的进展,太深了也不行,有地热温度的限制。坦克装甲,到目前为止谁的都比不上我们的成组坦克,但是成组坦克也不是打不破的,正面侧面都打不透,从上面打控制车,155毫米还是打不透,203毫米怎么样?更大口径的炮弹直接砸上去怎么样?(转头问一下刘教官)他们测算过,110公斤TNT在控制车3米内近炸,车就肯定抗不住了。

硬盾不行了,人们就发展软盾,看不见的盾。打埋伏是一种战术软盾,你看得见敌人,敌人看不见你,距离也就不对称了。特种作战的主要形式都贯穿着软盾的思路。形形色色的隐蔽方式,让人家看不见你,都是软盾。伪装也是,他看见你了,却不认为你是敌人,转移目标的伪装也是软盾的一种,他看见飞机大炮坦克车了,假的,纸糊的,对于真身来说就是软盾。电磁干扰也属于软盾,还有电子战的多种形式,共性都是让人家看不见你,干扰他,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或者虽然你看见我了,可是打不着,导弹打过来,被我们的电子干扰给搞偏了、被电磁脉冲烧坏了。真的打不着和假的打错了,这是发展到现代的两大主要形式。除了真的和假的两类以外,真假混合在一起,把真东西隐蔽在假东西里,或者说给出万万千千个真东西,以数量代替质量,也能构成更有效的软盾,比如我们的变轴地效机,地效机表面处理以后在贴地飞行时真身回波与地面杂波都是真的,万万千千个真的,数量太大,他分不清哪一个是目标了,数量就代替了高质量。

软盾还是比不过矛的发展。电子对抗,盾和矛的发展在经济上不成比例。美国人搞隐形飞机,几亿美元一架,探测手段呢,(转头问问刘教官,举起一只50传感器)这个东西的造价人民币600多块,只发射单纯的一列正弦波,集合成阵使用却厉害得很,天上一只鸟、地面一只兔子跑进来都看得见。几百人民币的东西集合起来用,几万几十万人民币的电子矛,就打破他几亿美元隐形机了。经济上不成比例,敌我双方费效比的对比与双方国力完全不成比例,将在技术经济上造就一方的终极战略优势,技术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结合对了,就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一种终极优势。“以经济制军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