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上述的灵长类的优点所有科学家都知道,否则也不会在最初便确定了这个方向的研究,但致命的缺陷是这类灵长类实验体的寿命只有短短的40-60恒星年,他们的身体细胞就会逐渐失去活性,逐渐萎缩和老化。
通过两位专注于灵长类研究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实验体基因片段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方向,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微调了其中两个模块,便让实验体的身体强度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脑域的开发程度可以在两到三个恒星年涨至10%左右,同时实验体的存活时间也突破了一百恒星年。
为了确定这两个模块,两位科学家实验了数十年,做了千万次尝试,实验体基因崩溃了无数次。
得出的结论是灵长类实验体只能进行这两个模块的基因优化,多一点都会导致基因不稳定崩溃导致实验体立即死亡。
这项结果在所有南三河星科学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心里对灵长类肉体仍抱有希望的一些科学家再次加入到这个研究队伍。
又是数十年后,优化版实验体也是通过了南三河星高层的同意,投入到星系中其它星球进行自我进化。
然而适宜灵长类实验体生存的星球实在是太少了,为此,每次投放都需要灵长类科学家小组中有负责人跟随,通过探测各星球大气构成,从而对实验体进行数据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该星球的环境。
随后的数万年,南三河星人在各星系投放灵长类实验体。并且这些实验体确实好用,不仅能够自我进化,而且能够很快融入自身所处的星球,并通过各种类型的器物来为自己争取话语权。
终于在某一天,南三河星人的星际侦察舰发现了处于银河系边缘处的蓝星,这一美丽的星球简直是艺术品。
经过测算,这颗蓝星的大气构成也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而且当前其地表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生命迹象,不过并未在星球轨道中发现科技监测点,可以判断该星球生物不具备星际科技能力,适合投放实验体,甚至非常适合成为第二家园。
高层对这颗星球也非常重视,收到消息后立刻组建了先遣队,小队成员全部由脑域开发达50%以上的精锐人员组成,指挥官和副官则是脑域开发超过60%的高级别官员,同时还有一个数十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准备对这颗星球进行进一步的探测研究。
整个先遣队整编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同时携带了十万最新型号灵长类实验体二代和四代,三十艘碟型飞行器,两艘运输舰,一艘星际巡航舰,这个规模对于已经开始星际殖民的强大文明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庞大,在南三河星系中可以征服数个恒星系的存在。
通过侦察舰发送的空间坐标点,准备了半个恒星年的先遣队通过虫洞跳跃,到达了银河系的太阳系边缘休整,并在太空中飞行了两个月抵达蓝星轨道。
<b><font color=red>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
<a href=''http://pay.faloo.com/'' style=''color:red;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arget=_blank>立即抢充</a></b>(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