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娃知道,这是最高军事长官,把自己,还有现在城墙上,以及那些再也站不到城墙上来的弟兄,当成了真正的炮灰了。
仗打到了这个份儿上,你他妈的讲和,那就是在向敌人认怂。
认怂,就是意味着要给人家让步。
让步,对于当局的领那些高官来说话,或者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典范。
但是,对于同自己一起并肩,浴血奋战的这些战士们来说,那就意味着要投降。
郎娃在城墙上,把自己人招呼到了身边儿。
“想打鬼子,任何人都靠不住,我还是要回到我家乡去。”
“我要自己打鬼子,我要保卫我的家乡,保卫我的家乡的百姓们!”
“我不想,再留在这里当炮灰了。”
“你们如果不相信我的话,你们可以留下来看一看。”
“我敢肯定,和谈的最后结果,那就是投降。”
“当局的**们,两片薄薄的嘴唇,上下一动,弟兄们的血,就他妈的白流了!”
“然后,就是把北平拱手让给日本人,而我们的部队,继续南撤。”
“再撤,能够撤到哪儿,就是保定,到了保定,也就离我的家乡不远了。”
其实,郎娃口中所谓的家乡,也并不是他的家乡。”
郎娃之所以急于回到红瓦楞村,那是因为,那个红瓦楞村,有他时刻都在牵挂着的一个人——翠翠儿。
黑夜,除了那来回巡逻的士兵的脚步声,就是一两处自远处传来的野狗的狂吠声。
本来,在这个季节,叫的最欢的蛐蛐儿,好像也让这震天撼地的枪炮声,给吓破了胆。
缩在窝里,再也不肯发声了。
从宛平城的城墙上,突然,溜下了六条人影。
当敌人的哨兵,发现了有人从城墙上溜下来的时候。
哨兵还以为,是守城的士兵,准备前来偷袭兵营的人。
哨兵就想拉动枪栓。
可是,好像这溜下来的人,并没有给他拉动枪栓的机会。
一柄匕首飞了过来,正好钉在了哨兵的哽嗓咽喉处。
哨兵扑通一声趴下了。
一溜六个人,迅速出溜到了路基下,眨眼之间,消失了在浓密的青纱帐里。
郎娃率领着六个,向着自己的家乡,红瓦楞村的方向,走去。
郎娃决定不再管自己身后的事,毕竟,自己身后的事儿,自己说了也不算。
因为,自己身后的这块土地,太他妈的大了。
郎娃觉得,自己还是回到自己的红瓦楞村好。
毕竟,那里的山山水水,自己都熟悉。
当然,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那样的地方,自己想怎么打鬼子,自己就怎么打鬼子。
自己想打的时候,自己没有必要请示任何人。
自己不想打了,自己打累了,自己想投降了,自己就他妈的投降,自己也没有必要得到任何人的的批准。
自己投降了,自己觉得自己休息够了,自己又看着小鬼子不顺眼了,自己还可以马上拿起自己手中的枪,继续打鬼子玩。
自己就是不想再受这样的窝憋气。
这天,郎娃他们六个人,走在一个沟底。
郎娃知道,再有六十多里路,就到了红瓦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