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叛军声势浩大,王守仁假造了多份朝廷公文,宣称各地精兵将陆续调赴江西,又离间宁王和谋士、将领的关系。】
【宁王既害怕朝廷真的早有准备,又怕部下生变,乃迟疑不决。】
【王守仁因此争取到了十余日的准备时间。】
【七月一日,宁王挥师东进,围攻安庆。】
【王守仁遂从吉安出师,在樟树镇集合临江、袁州等数府的兵马北上。】
【当时有人建议引兵蹑叛军之后,以解安庆之围,王守仁反对说:“九江、南康都已投降宁王,我军如果越过两城直向安庆,敌军必然回师死战,对我们反而不利。不如直取南昌,逼迫叛军回师,安庆之围自解。”】
【当时南昌守备甚严,郊外还有一支叛军作为呼应,王守仁先袭破郊外叛军,进而全军齐发,黎明即抵南昌城下,城中震动。官军乘机登城,一举克定。入城后,王守仁果断下令诛杀掠夺百姓的乱兵,迅速安定了人心。】
【宁王得知南昌告急,即刻回援,与官军战于黄家渡,不利。】
【次日,叛军又来攻,官军一度小败,有些士卒临阵逃跑,此时王守仁斩逃卒以徇众,三军复振,遂破叛军。】
【又次日晨,宁王正整顿军队,王守仁已派出部队火攻敌船,叛军因此大溃,主要首领自宁王以下都被擒获,叛乱遂平。】
【此时距叛乱爆发才三十五天,明武宗亲自率领的平叛部队尚未从京城出发,而王守仁所部仅是临时凑集的地方部队,各部队的指挥者又多是文官,竟能成就大功,实在令人惊讶。】
【这也是王守仁最受后世称颂的一次军事行动。】
【当叛乱初起时,大臣多惶恐不安,唯有兵部尚书王琼说:“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
【后来果然被他言中。然而王守仁虽建大勋,却被武宗的宠臣江彬等嫉妒,当武宗率军抵达南方后,江彬便屡次向武宗诬告他有反意。】
【幸而武宗还算清醒,反驳道:“王守仁学道人,闻召即至,何谓反?”这才没有使这位有功于明室的名臣无辜受祸。】
【武宗去世后,世宗即位,江彬等权幸被清除。】
【然而在世宗朝初年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下,王守仁还是屡遭攻讦。】
【嘉靖元年,心力交瘁的王守仁丁忧去职,直至嘉靖六年,因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时任总督征讨不利,才被重新起用。】
【到广西后,他招抚了叛军,又征讨断藤峡。奏捷之后,朝中大臣却“诋守仁征抚交失”,不加赏赐,虽有人为王守仁诉功,世宗仅“报闻而已”。】
“咱家的子孙,还真是不成器。”
看到这里,朱元璋掩面而泣,一位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臣子,却是被各种奸臣攻讦、以及自家的皇帝不信任。
难怪会被蛮清给入侵,甚至灭亡。
宠幸奸臣,让太监掌权。
不亡才奇怪了。
“或许,咱家应该制订一套非常有效的王储人选机制,只立长的话,恐怕会生出一些脑残玩意。”
但朱元璋知道。
这也仅仅是想法而已,若是真这么搞,臣子们肯定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