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的向前刚刚说完一通不着四六的大空话,终于转入了正题:“如何破坏并清理深层的地下坑道工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二战时期,**敌后战场大规模运用的地道战就属于利用地下工事歼敌的成功战例。
当然了,从失败者的角度来看,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充分的发言权;不论是朝鲜战场上面对山地坑道工事,还是在越南战场与游击队捉迷藏,他们从来就没有找到彻底解决坑道工事的办法。”
把美国人拉出来鞭一回尸,让在座的军官们脸色又好看了几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面对坑道工事都灰头土脸,我们也就是被拖住了十几二十个钟头,好像也不算太丢脸?——这年轻人说话就是好听,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了。
向前的表演还在继续:“但是,从今天开始,坑道工事将不再是难题。”
随着向前自信的宣言落下,一张周边地区的3D地形图被投放在会议室墙上的投影屏上,并很快圈定放大了其中一处山地。在座的军官都认出来,那就是十戒帮武装分子藏身的地下洞穴所在地,也是困扰了联合作战部队二十几个小时的难题所在。
“就现在的新式武器而言,打击地下工事并不是不能做到,最先进的钻地炸弹可以深入地下180米,哪怕面对坚固的花岗岩层,有效穿透厚度也高达40米。对地下工事的打击,其最大的困难其实来自于对目标方位的确认。”
随着向前在平板上的操作,屏幕上的地图出现了更多的变化;一些不规则的线条出现在地形图上,弯弯曲曲,仿佛小孩子的信手涂鸦,但是随着线条的不断增加、延伸,在座的军官们渐渐激动起来。
许多军官开始忍不住交头接耳,声音越来越嘈杂,到最后终于有人忍不住提出了大家共同的猜测:“向先生,那些是地下洞穴的地形图吗?”
“显而易见!”向前在平板上用力一敲,完成了电子地图最后的勘测绘制,投影屏幕上的地下洞穴图以3D方式完整地呈现出来。“五行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装载着最新式微波深层探地雷达的无人机目前正在我们头顶盘旋。有效探地深度超过200米,搭配了智能化图形生成系统;不谦虚地说,这是雷达技术又一次成功的创新与飞跃。”
“女士们、先生们,从此刻起,那些地老鼠在各位面前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清剿地下工事的武装分子将变得比打地鼠游戏还简单。”向前悠闲地踱步到投影屏前,随意地点了点几处位置,“就连我这个军事指挥的门外汉都能看出来,这几处距离地表不到半米的断头路应该是武装分子隐藏起来的秘密出入口,他们就是通过这几个出口来发动突然袭击的。”
向前用轻描淡写的态度炫耀着雷达测绘图的精细程度。
“哦,最有趣的应该是这里。”向前在屏幕上指指点点着,“在地下最深处,又相对比较开阔的这一段洞穴,如果不是对方在地下的核心活动区,那只能说明他们不够专业。”
一群军官已经没有人能坐得住了,全都兴奋地围到了投影屏前面;像这样把对方阵地完完整整看在眼里来打的仗,跟学校里学生开卷考有什么区别?